“聆听土地诗意的呼唤,就要到金东去。”金东是一座充满文化气息和人文魅力的城市,在这里走出一大批英才俊彦,有“人民音乐家”施光南、“共青团中央第一任书记”施复亮、“诗坛泰斗”艾青、“永远的孩子王”鲁兵、明朝“开国文臣之首”宋濂等。这些金东名人,不仅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也成为了这座城市最鲜明的人文标识。
以文化城,城以文兴。文化,是一座城市的根源,也是城市发展的灵魂。如何以“文”之妙手,弹奏出最富诗意的城市发展交响乐?金东正大胆尝试,以“文化底蕴”“传播渠道”与“文旅融合”的三重奏,合奏出别样的城市发展交响。
夯实文化根基 厚植城市底蕴
2200多年的岁月沉淀,从晨曦到日暮,齿轮转动着这座城市的指针。金东,身处浙江之心。这座新中心里的千年古县,穿越浩渺的历史烟云,历经岁月打磨所沉淀下的“金东文化”,描摹着这座城市的当下与往昔。
近年来,我区不断深耕人文沃土,盘活名人故居文化资源,陆续开展金东名人故居修缮和保护利用工作,完成了施复亮施光南故居、艾青故居、鲁兵儿童文学馆、雷烨故居等一批金东名人故居改造提升。其间还梳理金东文化源头和发展脉络,组织编撰出版《中国婺派建筑·金东卷》《浙江文史记忆·金东卷》《潮起金义—金义新区发展三周年纪实》《远方的“雷烨树”》等多部金东系列丛书,以文史书籍讲好“金东故事”。
名人主题公园是推进文化传承的生动写照。为了提升城市影响力,金东在建区20多年间,善用历代名人名字或作品名,使公园、道路、文化舞台成为这座城市的文化载体。施光南音乐广场、艾青文化公园、光南路、艾青路、宋濂路、光南文化舞台……金东,不仅使名人文化“活起来”,也让文化浸润在城市细节中。同时,在城市CBD、主干道、公园广场、主入城口等区域嵌入诗歌、音乐元素,将金东特色国潮文化、都市元素融入各类生活场景,以生动笔触描绘“诗歌之城、创新乐园”城市IP。
拓展传播渠道 扩大文化影响
诗歌是金东这座城市的文化符号。在艾青诞辰113周年纪念日当天,第一届“艾青诗歌奖”颁奖典礼在金东完美落幕。“艾青诗歌奖”以诗坛泰斗艾青命名,并由艾青夫人高瑛女士书面授权,它如同闪耀星辰般,汇聚起金东城市文化繁星璀璨。
为了让“酒香”飘出“深巷”,第一届“艾青诗歌奖”还面向外国诗人设立“艾青诗歌奖·金佛手奖”,组织“国际在线”等外文媒体转播转载颁奖典礼盛会,设置艾青留学法国、获评法国文学和艺术最高勋章等话题,邀请法国本土作家、驻华文化专员“现身说法”,在“金东办、全球看”中推动诗歌文化跨海传播、中外文化交流“双向奔赴”。
多年来,我区围绕“艾青诗”“光南曲”,持续擦亮“诗歌之城”城市IP,自2016年起,已持续举办四届艾青诗歌节、三届施光南音乐节,两届“光南故里 音乐盛典”长三角原创流行音乐大赛,被中国诗歌学会授予“中国诗教之乡”“中国诗词之乡”。金东不断将名人效应转化为新时代文化艺术标识,表现出“崇文尚美、积道勇进”的精神气质,为“打造增长极、建设新中心”提供强大文化力量。
用诗歌描绘一座城。若说“诗歌之城”城市IP滋养了金东文化气息,那非遗文化品牌则让城市肌理中留下了文化烙印,与金东发展共生共情。金东拥有全国唯一婺本雕版印刷技艺非遗项目,成立了全国首个婺本雕版研究中心,传承人已完成中国历史上(南宋)第一套梅花画谱婺本雕版书《梅花喜神谱》重刻工作,国家版本馆总馆及杭州分馆、广州分馆、西安分馆和国家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清华大学图书馆、上海博物馆纷纷征集预订,使金东城市文化底蕴越发源远流长。
推进文旅融合 赋能产业发展
悠悠积道山,潺潺八仙溪。站至积道山最高点俯瞰,蜿蜒流淌的八仙溪似一条绸带在绿意中穿行。作为“金东文化”的流经地,这里已形成独特的文化气韵。农文旅相融共生,历史和未来发展交相辉映。2023年,我区全力打造八仙积道共富带,以“大美郊野、八仙积道”为底色,博众“景”之所长,绘万家“共富”之所愿。白鹭营地的开放营业、坡阳古街的修复启用……新老景点串珠成链,以金东“古韵”“美景”为底色,绘就诗画田园“共富”画卷。目前该共富带已实施项目28个,引进“开元”等优秀乡村旅游公司5家,白鹭营地开业首日吸引8000余人次前往打卡。元旦期间坡阳古街重新开街,三天假期吸引约10万人打卡,出现了“一半金华人在坡阳古街”的盛况。
如何让游客来金东乘兴而来,尽兴而归?今年金东再蹚新路,继续发挥自然禀赋和人文优势,全力打造山水人文共富融合新典范——仙佛诗歌共富带。依托金华山、双尖山丰富资源,以文化引领,整合山水林田塘等自然资源,打造集民宿、文商旅、文化创意于一体的共同体。
红色文化薪火相传,红色名人照亮历史。金东是一片革命热土,走出了众多彪炳史册的红色文化名人。2023年1月以来,金东结合自身优势讲好红色故事,率先在全市推出“真理味道 信仰之源”金华市红色文化长廊金东示范带,构建“一圈两居三馆多点”空间布局,以双尖山名人文化圈为核心,串联起艾青故居、施复亮施光南故居等红色文化资源,同时辐射周边多个红色文化研学点位,以点带面、串联成珠,形成一条全长约10公里的红色文化长廊线路,将“红色资源”转化为“红色经济”。截至目前,已接待游客16.7万人,实现旅游收入3827万元。
同时,金东打造“源东(施光南)—傅村(艾青)—孝顺(雷烨)”儿童研学精品线,借名人故居激活金东儿童研学市场,持续擦亮“艾青家乡、光南故里”金名片。自去年3月研学季开启以来,已接待儿童研学百余批次,研学人数5000余人,实现旅游收入200余万元。
(记者 方柯)
扫一扫手机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