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省市应急系统的精心指导下,金东区应急管理局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重要论述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和考察调研金华重要指示精神,统筹发展与安全,扎实推进安全生产领域隐患排查整治,有效维护杭州亚运会社会平安稳定,着力提升区域本质安全水平。2023年全区各类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实现“双下降”,2项指标同比分别下降14.6%、16.7%;全年较大及以上事故、自然灾害事件实现“零发生”。
一、2023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强机制补短板,层层压实主体责任
一是完善架构体系。严格落实安全生产“4353”工作体系,组建区安委办专班,抽调22名骨干力量集中办公、实行实体化运作,在重点时段持续开展“日调度、日会商、日晾晒、日通报”。全面深化党政领导工作机制,构建“区-镇-村”三级联动治理体系,完善安全形势分析和风险联合会商机制,动态更新责任清单和履职尽责“一本账”,推动安全生产工作落实落细。二是细化任务清单。结合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大整治“1+8+N”攻坚重点,梳理明确具体工作任务31条,编制任务清单、举措清单、责任清单、时限清单,联动推进道路交通、工矿危化、市场商贸等9大重点领域整治。三是扣牢整改闭环。强化隐患排查与整改治理、监管执法、督查问责多维联动,落实“举一反三、清单销号、闭环管控”“服务+普法+执法”“领导包干、分组包区、专业督查、纪委执纪、媒体曝光”三项机制,用好“三单三报一谈”,全方位倒逼属地和部门责任落实。全年累计下发提示单40份、交办单127份、通报254期。
(二)抓基础促长效,全力推动安全发展
一是系统整治生产安全隐患。建立企业自查、乡镇部门检查、专家助查、安办督查“四查联动”模式,配套零点夜查、咬尾互查、群众监督等专项行动,完成两轮起底式排查整治,累计排查生产经营单位11.7万家次,查处整改隐患14.1万余处,其中重大隐患9400余处,立案查处483起。二是系统填补安全知识漏洞。组织推进“百万员工大培训”,尤其注重强化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和一线班组长的特色培训,区分登记现有员工、新进员工、重点岗位员工,实行“一人一档”分类培训,切实提升从业人员安全技能水平。全年累计开展“百万员工大培训”培训9600余人,工贸企业负责人、安管员培训22期共3800余人,危化企业负责人、安管员培训80余人。三是系统营造全员保安氛围。坚持线上线下两手抓,线上定期推送宣传片、警示片,短信提示,线下高频开展安全生产“五进”活动,确保安全知识“全区全域”,强化广大群众安全意识与应急自救能力。全年累计开展“五进”活动1200余场次覆盖8.6万余人次,推送宣传片警示片7部,发放宣传资料5.3万余份。
(三)谋实策求实效,精准整治突出问题
一是全域开展低效企业专项整治。结合本区域产业特点,重点对低端包装印刷、低端木材加工、低端玩具、低端塑料制品、无证无照废旧回收、低效仓储物流等6大行业开展低效企业专项整治,加速推动低端、低效、高危企业淘汰出清,累计排查相关企业1384家、关停488家、复工复产65家,腾空厂房77处、面积8.2万平方米。二是全力开展重点领域安全专项整治。根据省市统一部署,全覆盖推进“厂中厂”“园中园”清单排查,全方位排查整治安全隐患,形成闭环管控,累计拆违473宗、面积41.2万平方米。积极推进电气焊全链条监管体系建设,全面开展“加芯赋码”专项行动,同步接入“浙里焊”监管平台,推动电气焊设备“一芯一码一机”身份化精准智管,累计完成电焊机“加芯赋码”989台,已排查电焊机数字改造率100%。三是全链开展危化品管控。聚焦新政下柴油市场合法化治理,牵头组织柴油专项整治、自用柴油合规化执法、零点狙击等专项行动,强化危化品“全生命周期”监管,共查处柴油违规案件12起,行刑衔接案件3件,罚没非法柴油120余吨,打击其它危险非法行为12件。
(四)抓协同促联动,全面夯实应急管理保障
一是强化基层应急处置能力。深化基层应急消防一体化融合改革,将应急管理工作全面融入“141”基层社会治理“一张网”,12个乡镇(街道)全部建立建强应急和消防管理中心,100%实现应急管理站和消防工作站一体化建设。目前,已完成区级应急指挥中心规范化建设,全区乡镇(街道)应急管理机构配备专职人员127人,其中在编人员56人。1月初,组织各乡镇(街道)分管领导及业务负责人20余人,赴绍兴学习应急和消防一体化建设工作先进经验做法。二是强化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立足实际,整合资源,推动全区12个乡镇(街道)全覆盖建立应急救援队伍25支1076人,构成以公安、消防为骨干,部门、乡镇为主力,社会救援为支撑的“综合+专业+社会”应急救援体系,基本实现“135应急救援圈”。三是完善应急物资保障。规范避灾安置场所管理,全年完成40个避灾安置场所规范化建设,累计建成避灾安置场所252处。同时,组建完善由应急干部和灾害信息员为主的管理团队,进一步提升避灾安置场所长效管理机制。
(五)抓重点求突破,有效提升防控能力
一是高标准抓好极端天气应对。全面建立1833指挥体系,深化“135”预警叫应机制,严格落实“三个提级”工作要求,全域推进基层防汛体系标准化建设。入汛以来,启动防汛防台应急响应2次,成功应对6轮强降雨及3轮台风袭击,转移人员300余人次;9月派出应急救援力量100余人前往金华磐安参加“海葵”台风救援工作。二是高要求落实森林防火源头管控。利用无人机巡护、林区视频监控和10支森林消防队300余人组成三位一体“天空地”监测预警,确保火情信息秒级报送。在重点路口、主要地段设置森林消防临时检查点,全天候开展设卡、巡防、宣传工作,全面加强火源管控,全年未发生森林火灾。三是高强度开展综合应急演练。组织开展各类应急演练3300余场次覆盖23万余人次。6月,举办综合防汛防台应急演练,全区30多家单位、20多支救援队参加,系近年来金东区规模最大、参演单位最多的一次防汛演练;9月,圆满承办金华市“迎亚运保安全”森林消防应急演练;森林消防队连续3年在金华市“森林卫士杯”森林消防技能比武中位居全市前列。
二、2024年工作思路
2024年,我们将深刻吸取短板与不足,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和考察调研金华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引,坚决贯彻落实省厅市局决策部署,对标新时期应急管理工作新目标新要求,从源头控安、本质强安、系统治安、全民创安、勤廉守安等方面靶向发力,推动安全意识、安全监管、安全氛围、基层基础、应急救援实现“五个提升”,为全区经济发展提供安全保障。
(一)坚持“源头控安”,事前预防治未病。坚决把安全生产工作的着力点放到事前预防和源头治理上,严格落实“三管三必须”要求,迭代重塑考评体系,动态优化区、镇、村、企四级全覆盖责任架构,进一步做好应急培训和知识技能掌握,让每个经营主体知责、懂责、履责,有效推动四方责任落实落细,全面拧紧安全生产责任链条。
(二)坚持“本质强安”,固本强基练内功。全面深化基层应急消防体系建设,构建乡镇干部抓统筹,村社网格员抓落实的基层应急消防工作体系。持续提升灾害防控能力,不断完善防汛防台“1833”联合指挥机制,巩固提升基层防汛防台标准化体系建设成果。加强部门间、乡镇间应急联动机制,强化社会应急力量的培育管理,推动应急体系全域提升。
(三)坚持“系统治安”,闭环管理除隐患。全面深化大排查大整治和百日攻坚工作成效,扎实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重点盯牢“厂中厂”“园中园”“三场所两企业”等重点领域专项治理,不断夯实企业安全基础。持续开展安全生产铁腕执法,强化联合执法、精准执法和行刑衔接,有效形成安全监管执法高压态势。落实中介机构分级管理制度,运用督查检查、月度通报、警示约谈、限制服务、强制退出等手段,倒逼中介机构规范从业行为,提升服务质效。
(四)坚持“全民创安”,社会参与浓氛围。以风险排查和事故预防控制为主要内容,根据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及从业人员职责不同,实行差异化培训。综合运用现身说法、敲门入户、有奖举报、科普体验、应急演练等手段,开展安全宣传“五进”、应急科普“五个一”等活动,实现安全宣传100%覆盖,推动实现“人人能自救、个个会逃生”目标。
(五)坚持“勤廉守安”,锻造铁军强保障。坚定政治方向,强化理论武装,推动全局党员干部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确保上级重大决策部署在应急管理领域落地见效。结合工作实际,突出能力建设和作风建设,定期开展党风廉政教育,持续深入纠治“四风”,确保队伍风清气正。加强业务培训,提高指导企业发现和整改问题隐患能力,推动企业安全感和满意度双提升,为营造一流环境“赋能加码”。
扫一扫手机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