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3年工作总结
(一)坚持项目为先,强化交通骨架
一是“十个一”重大项目有序推进。甬金衢上高速公路金华城区段工程新建工程已开工建设,政策处理房屋拆迁剩余岭下镇1户已腾空未拆除,苗木搬迁剩余澧浦2户正在搬迁中。金华铁路枢纽扩容改造工程。土地征用总面积为5098.37亩,其中集体土地4570.224亩,涉及红线内房屋拆迁490户,占全市的80%,苗木搬迁2736户,自9月8日正式启动,沿线9个乡镇街道克服红线多次变动和线性工程征迁难题,已完成房屋拆迁安置补偿协议签订472户,完成96%,发放青苗款搬迁费2274户,完成83%。二是国际陆港枢纽建设加快推进。聚焦国际陆港交通枢纽建设攻坚行动,交通入统投资1-9月位列全市第四。金义中央大道主线完工并开通试运营。三是路域环境全面提升。以绿化提档、路面修缮、景观亮化为重点,对主干线和高速路口进行全面改造提升,整体路域环境有了质的提升。被评为“四沿”美丽富裕干线路建设全省十佳成绩突出集体。
(二)坚持做大做强,物流产业发展向好
一是物流基础设施提标。华东国际联运港的配套服务区、数智中心、普洛斯金义物流园、特瑞跨境电商产业园已完成竣工验收,“数智港区”平台已投产上线。义新欧”班列金东平台“智慧联运”获评为2023年浙江省自贸区改革创新十大案例。二是盘活仓储物流用地。完成低效整治1500亩,完成率153%,位列全市第一。三是班列运营提质增效。“义新欧”班列金东平台共到发711列,57508个标箱,同比增长19%,境外线路达22条,辐射欧亚大陆50多个国家和160多个城市,中老班列实现每周常态化开行。
(三)坚持服务为要,营商环境持续提升
一是办好交通民生实事。今年涉及交通的省、市、区民生实事7项,均已超额完成。编制《金义新区(金东区)公共交通发展规划》,优化线网布局,为实现轻轨和公交无缝换乘,新开通了轻轨接驳公交线路四条,完成四个轻轨站内公交站台的优化,把公交车开进了轻轨站,保障便捷出行。二是送政策、送服务进企业。结合路政宣传月,发放交通运输法律法规宣传单500余份,推行大件运输“掌上办”等各项便民服务举措。
(四)坚持安全为基,全力护航亚运盛会
一是多方联动推进安全生产排查整治。联合属地乡镇(街道),重点对辖区内的19个在建工程(其中危大5个),840家货运企业(其中重点货运企业21家);21家一类维修企业,76家二类维修企业,25家仓储物流园区(企业)和桥隧等道路基础设施、重点路段等,按照“边排查、边交办、边整治、边验收”的“四边”工作机制要求,对排查出的隐患立查立改。二是多措并举整治交通安全隐患点。完成了9处的挂牌隐患点整治,完成区道安办交办动态隐患点整治249处,完成50处路口开口标准化治理。三是多元方式开展货车超载超限治理。“一手抓宣传、一手抓执法”,强化源头管控,已组织货运企业培训9场次,开展企业宣传2500余家次。
二、2024年工作思路
(一)突出项目建设,打造内联外畅交通体系
1.在建项目抓进度强安全。加快推进甬金衢上金华城区金东段、曹宅互通等续建高速公路项目,完成海棠东路武义江大桥改造和纽顿新能源汽车项目道路配套工程建设,保障235国道安里至楼店段项目通车后高效安全运行。
2.前期项目抓征迁强保障。完成金华铁路枢纽扩容改造工程、甬金高速改扩建工程的政策处理促全面开工。积极推进S315三门至龙游公路金东段(曹塘澧公路)和曹塘澧公路连接线的项目前期。
3.谋划项目抓协调强统筹。一是在提升城市品质方面。加快金华东互通(连接线双向两车道提升至双向六车道)、鞋塘互通等金东高速门户的提升改造,彰显市区东大门和金义自贸区形象。推进海棠东路、330国道等主干道的市政化改造,全面提升金东交通出行品质。二是在拓展金东高速路网能力方面。加快推进甬金衢上金华磐安至金东段和金丽温市区段拓宽改造工程,提升金东高速公路服务出行能力。三是在谋划金义核心快速路网体系方面。谋划建设527国道(连接兰溪、义乌)、东华街南沿(连接永康)、广顺街南沿接235国道后接甬金衢上,以及服务金义空铁门户枢纽的路网体系。
(二)突出一体思维,全面提升枢纽经济能级
一是加快形成市区货运外绕通道。积极推进曹塘澧公路,联合婺城区交通运输局加快315省道货运北线、330国道南移前期研究,争取早日形成市区货运外绕线。二是提升区间道路通行能力。联合市交投集团不断深化华东联运新城路网建设,加快新城内金丽温高速新增金东互通、曹塘澧公路、东黄线等制约华东联运新城发展路网瓶颈项目。三是注重港产城融合。按照国际内陆港“以港促产、以产兴港、港城共荣”发展规律,华东联运新城建设目标是国际智慧陆港、枢纽经济高地、江湾生态社区,按“一江、双核、三板块”空间布局推进建设,作为交通运输部门主动服务、主动融入华东联运新城开发建设,特别要主动服务物流场站建设、物流经济发展。
(三)突出改革创新,全面提升自身综合能力
一是高水平推进“交邮商政+互联网”建设。在继续巩固“交邮商融合”发展成果的基础上,联合邮政、商务等六个部门,结成党建联盟,通过智能化手段将服务推向村居一线,实现远程咨询“村口办”,证件存取“驿站办”,证件服务“就近办”。二是高标准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建设。围绕构建“财务保障一体化、线网规划一体化、经营管理一体化、运营服务一体化、安全监管一体化”的城乡公交一体化服务体系,建成公交智能调度管理系统,加快推进公众出行信息服务系统,推行区域一票制,确保城乡居民共享优惠,城乡公交一体化水平得到显著提升。三是高效率推进综合指挥体系项目建设。按照省市县上下联动,联勤指挥工作目标,强化技术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推动“智慧执法”,引领数字化转型,以“信用监管”模式提高执法水平。
(四)突出安全生产,全面排查风险隐患
以“强监管、查隐患、补短板、严执法”为抓手,突出抓好道路运输、在建工程、公路桥梁、“两客一危”、物流园区企业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将分析研判部署、筑牢源头管理、严查路面违法、抓好宣传教育等多项举措落地落实落细。
扫一扫手机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