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区人大常委会《关于金东区2021年度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综合报告的审议意见》要求,区政府高度重视,积极采取措施,推进整改落实,努力提高国有资产管理质效,现将审议意见办理情况报告如下。
一、加强基础管理,摸清国有资产底数
截至2022年9月底,已完成资产清查72家单位,其中行政事业单位62家,国有企业10家。下步将加快资产清查进度,及时下达整改通知,对盘盈、盘亏资产进行处理,做到资产账实相符。对资产管理存在的疑难和历史遗留问题制定分类处置方案,提交区委区政府研究审议。
全面开展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清查。根据上级有关部门要求,以金东区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成果为基础,扎实开展年度变更调查和自然资源确权登记,以耕地、森林、湿地、水等为重点开展专项调查,全面准确掌握全区自然资源“家底”。2021年7月开展全区范围2个街道和9个乡镇自然资源清查工作,涉及全民所有土地资源,如矿产资源、森林资源、水资源、湿地等资源。目前完成实物量清查和国有建设用地清查价格体系、价值量测算等工作,下步将继续深化推进清查,逐步从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结构和管理等方面对资产价值做进一步分析,实现由数量到价值的转换。
二、加快数字化建设,建立全区国有资产统一管理平台。
推进资产管理数字化改革,开发应用资产“智管家”系统,内容包括“资产内控应用”、“资产管理应用”和“资产监管应用”,“资产内控应用”供给部门单位使用,具体有平台管理、资产配置、个人资产、资产使用、合同管理、招出租申报、收益收缴、盘点管理等业务中心,加强从申报到处置收益全流程管理。建设驾驶舱一张图应用,提供数据查询与统计分析。目前为已清查单位的入库资产粘贴二维码、确认资产属性,实现手机移动扫码查询资产概要信息,实现与PC端数据同步管理。
鉴于上级部门对数字化信息统建规定,下一步将对资产管理信息系统进行升级改良,以实战实用实效为导向,推进数字化转型战略,实现本地与上级数字化改革的融合,统筹规划,逐步完善数据治理体系,强化数字技术应用为方向;以服务架构推进平台化系统的建设,提升系统的扩展能力和适应能力,整合精简涉及多部门的审批环节,设立区级行政事业单位虚拟公物仓,探索建立“红黄绿”职能绩效管理考核机制,规范操作程序,有效防范资产处置风险。着力打造整体智治财政,努力实现“核心业务数字化、辅助决策智能化、监督预警实时化、治理能力现代化”。
三、健全监管机制,确保资产保值增值。
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一是修订完善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制度等。针对不适应新形势要求的内容,做进一步修改完善;资产使用和管理缺乏有效的绩效评估机制,有效统筹使用资产的力度不够,盘活存量、用好增量,严格落实行政事业单位资产配置标准,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二是加强政府投资项目资产管理。强化项目单位主体责任,严格按要求编报竣工财务决算,切实做好竣工财务决算编制等转固定资产基础工作。督促项目单位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基建管理,全面清理基建会计账务,按规定做好基建项目竣工财务决算相关手续、确认固定资产入账等工作。三是完善监督体系。加强和改进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强化分工、统筹协调,增强监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明确监管职责边界,完善资产管理联动机制,加强与纪检监察和审计等部门的协调联动,加大问责力度,增强监督实效,共同管好用好国有资产。四是明确管理责任,建立考核机制。落实部门资产管理主体责任,把资产管理放在与资金管理同等重要位置,推进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有机结合。
四、优化队伍建设,加强国资监管能力。
加大培训和检查指导力度。举办全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人员和资产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会,加强法律法规制度的教育与宣传,增强法律意识,切实维护国有资产管理权益。不断提高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落实资产管理责任制,按照“谁承担管理维护职责由谁入账”的要求,将公共基础设施、政府储备物资、固定资产等资产分类登记入账,按照相关会计制度要求,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各类资产的会计核算。指导督促各单位准确完整登记资产信息,履行好报批程序,及时处置长期积压的待报废资产,处置后及时进行帐务核销,定期进行资产清查盘点,按照现行财务制度的要求做到账账、账卡、账实三相符。
提高国企管理水平。选优配强区属国有企业高级管理人员,根据各企业管理人员结构、缺配情况和配备需求,今年8月,提拔总经理2名、副总经理3名,委派纪委书记2名。根据区国企领导班子成员的调整情况,9月调整任免8名董事,配齐了各集团公司董事会成员,实现董事会应建尽建、配齐配强,促进区国企在董事会规范运作基础上,全面依法落实董事会各项职权。
五、建立月报制度,有效推动国有资产闲置、低效、确权困难等问题解决。
根据省财政厅关于解决土地房地产历史遗留问题的相关要求,为解决国有企业土地房产历史遗留问题,推动企业不动产确权工作。国资办下发了《关于摸排国有企业土地房产历史遗问题的通知》,全面准确摸清存在历史遗留问题的土地房产情况。
深入推进低效无效资产处置。建立工作月报制度,理清国有资产现状,对问题进行归类梳理,按照依法合规、应清必清、精准处置的原则,开展我区国有企业低效无效资产处置及确权工作。截至目前,5家国企共确权资产49处,处置低效无效资产14处,累计回收值1027.03万元。同时监督指导各国企在原有制度基础上,结合企业发展实际,新建资产管理类制度4项,修订2项,确保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六、下步工作举措
(一)进一步强化国有资产规范管理意识。一是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各部门各单位规范管理意识,消除思想误区,认真履行国有资产管理职责,自觉依法管好国有资产,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确保国有资产安全完整和保值增值。二是落实责任,进一步明确责任主体单位的权利和义务,做到责任有主体、行为有规范、问责有对象,并定期不定期开展督促检查。
(二)进一步抓好国有资产基础工作。一是要通过单位自查、全面核查、资料整理、产权界定等方式,对我区国有资产基本情况进行全面清查,并对清查的数据进行有效记录,摸清家底,建立健全国有资产台账和数据库。二是要建立统一的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平台,统一统计口径,强化对资产数量、质量和使用的监控,切实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三是要进一步制定统一规范国有资产产权登记、资产统计、产权界定、产权纠纷调处、产权交易与划转、资产评估与分析等方面基本制度,为实现国有资产规范化管理,提供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依据和基础保障。
(三)扎实推进国有企业的资产确权办证工作。一是高度重视国有企业不动产确权工作。成立国有企业不动产确权攻坚行动领导小组及工作专班,区领导亲自挂帅,区分管领导具体负责,选配精干人员专人负责该项工作,为开展国有企业不动产确权夯实良好基础。二是认真排查国有企业不动产确权历史遗留问题。针对我区国有企业不动产总数多、时间久远、资料缺失严重的现状,工作专班要排摸家底,多渠道查找相关资料,从市档案馆、城建档案馆、自然资源和规划档案室排查资料,整理国有企业不动产基本情况并造册登记,对房地已确权、房或地已确权、有审批资料未确权和严重缺失资料的情况进行分门别类,列出问题清单。三是多部门合力做好国有企业不动产确权工作。列出确权问题清单后,工作专班要与审批、登记部门协作配合,充分协商,形成工作合力,争取按照“一事一议、一宗一策”的原则予以研究,出台政策,分批分类确权办证。
扫一扫手机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