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干实绩强担当 踔厉奋发谱新篇——2023年全区人大工作回眸 | |||||||
|
|||||||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金东承压奋进实现跨越发展尤为关键的一年。一年来,全区人大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在区委坚强领导下,围绕强化政治引领、紧扣发展大局、激活单元建设、履职能力提升等方面进一步强基提质,全力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区篇章展贡献人大力量。 履职尽责服务中心大局 2023年初的人代会上,与会人大代表围绕《关于优化提升营商环境的18条意见》意见征集稿积极建言献策,助力“18条”完善与出台。这是区五届人大第二年履职的开端,紧扣发展大局,热情洋溢且干劲十足。 2023年,省委“新春第一会”吹响推进三个“一号工程”的奋进号角,市委市政府画下了“打造国际枢纽城、奋进现代都市区”的蓝图,金东正是主战场、主平台、主节点。站在这一关键坐标,区人大常委会明确提出,必须“自觉把人大工作摆在大局中审视,工作效果置于大局中衡量”。专项行动方案和16张任务清单同步制订,打出从履职载体到履职平台的助推“组合拳”。 2月,区人大常委会由主任会议成员带队,举办以“优化营商环境18条”为主题的“主任接待日”。这是创设21年的“主任接待日”活动首次突破选区范围,设置专项议题。履职载体创新的背后,是全区人大躬身入局三个“一号工程”的锐意与决心。 3月,省、市、区、乡四级人大代表助推三个“一号工程”活动全面启动。区人大常委会组建5个调研小组深入企业开展调研,通过“金代通”平台开展线上问卷调查。9月初,区人大常委会助推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工程”专题询问会暨专项述职评议会召开,台上是与会人大代表犀利辛辣的提问,台下是此前6个月里440余人次的直接参与,20余场不同层次的座谈交流,征集到的400余条民情与建议。 一年来,全区人大高规格监督问政步履不停。扭住项目招引“牛鼻子”,区人大常委会开展项目奖补资金使用绩效评价,查摆问题6大类18则。护航“十个一”重点项目推进,区人大常委会出具视察、审议意见3个,提出建议16条,切实为新区产业招引培育、重大项目提速增效鼓与呼。 结合第二批主题教育,全区人大调研解难、促发展的闭环丝丝入扣。聚焦“涉企协会过多”问题的专报获区委主要领导批示,针对性整顿优化在区级层面获得推动。结合专题询问会“回头看”,备受企业家关注的供地难问题,以“销号”方式加速解决。众多年初的问题清单、待办清单,转化为新区经济发展的亮眼成绩单。 “要把新区所需、群众所盼、人大所能统筹起来服务中心大局,举人大之力推动新区赶超跨越发展。”一年来,区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李剑辉在2023年初人代会闭幕时的强调部署,已落地转化为“新区改革发展重点任务在哪里,人大工作就跟进到哪里,力量就汇聚到哪里”的人大担当风采。 夯实平台展现民主魅力 2023年的省、市人代会,首次在大会开幕前增加由3名优秀人大代表发言的履职经验交流环节。两个“首场”中,我区的人大代表均登上了发言席,介绍诞生在金东的“履职密码”。代表作用发挥这一历届区人大始终关注的课题,在2023年再次切入优化“快车道”。 过去一年,全区人大推动平台阵地再优化。傅村镇制订出台“1+X”人大代表履职机制体系,通过量化考核让履职实绩一目了然,激发代表履职豪情。孝顺镇借力代表联络站与镇便民服务中心、综治中心联建的优势,确保每个工作日都是人大代表接待日,疏堵结合破解秸秆禁烧难题、孝孔线全线亮灯等案例让群众满意度再刷新。在赤松镇北山口村,全区首家村级人大代表联络室进驻深化实施“千万工程”前沿阵地,助力乡村共富。当前,我区已初步形成立体多元、特色鲜明的“1+11+N”阵地体系(1个区联络总站,11个乡镇街道联络站和N个特色联络点)。 过去一年,全区人大推动工作业务再“下沉”。一年来,全区各乡镇人大代表联络站开展“主任接待日”活动17次,推动区“一府一委两院”进站230余次,编写的《民情直报》获区委主要领导批示肯定。区人大常委会指导东孝街道高标准打造立法联系点,普法、立法建议征集、执法监督、法律援助,原本似乎“遥不可及”的“法元素”来到群众身边。街道群众和人大代表为《金华市婺剧保护传承条例》等提出了立法建议超300条,累计参与各项立法监督事项598人次。深入群众、根植基层,这一年,人大履职接地气、冒热气。 过去一年,通过全力贯通“浙里人大代表”省级数字应用和“金”字系列人大履职平台,全区人大业务进一步突破地理和时间限制,实现民意收集办理、跨部门协调联动更活跃。曹宅镇人大运用“数智”增效,以大数据收集民情,配合“民生微小事”办理机制,切实为群众带来更强的基层民主参与感、获得感。 让代表说话更有分量,让代表履职更有作为。过去一年,通过以建设承载“联、商、督、促、智”五大功能的新时代人大履职平台为牵引,全区各基层单元的惠民成果擦亮了履职为民底色,也交出了将“人民当家作主”真实、具体落实到人大工作全过程、各方面的生动答卷。 守正创新增强监督质效 监督,是人民赋予的权力;监督,为了人民的利益。让监督更有质量和效果,是全区人大履职能力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从年初的区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对上年度审计发现问题整改进行“二次审议”,到第十八次会议部署对2023年已答复办结的代表建议开展满意情况“回头看”,透过区人大常委会守正创新提升监督质效的“窗口”可以看见,一年来,紧紧围绕“质效”二字,区人大常委会不断推动人大监督抓铁有痕。 聚焦“盯住法”,2023年,区人大常委会在2022年实施的“两官”评议方案上再次优化完善,不仅增加了评议对象,细化了操作程序,更创新开展“两官”进联络站活动。让法官和检察官与人大代表、群众面对面开展交流,是我区将“两官”与群众互动能力作为评议要素的首次尝试。 2023年是落实区委出台“代表委员建议提案办理‘双签字’”制度的首年。为改变办件工作以往存在的“重答复、轻落实”问题,区人大常委会通过办理情况监督,与政府部门协力加速代表“好声音”走进现实。区农业农村局在答复“双签字”基础上,进一步推出承办科室、局办公室、局分管领导和局主要领导“四级审核制”,层层把关让代表建议解决率、满意率双提升。 过去一年,区人大常委会切实加强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积极推动乡镇街道填补备审盲区。组建备案审查专家库,为内容审查提供专业力量支撑。正因为创新机制“盯住法”,金东在全市备案审查工作会议上作了经验介绍。区人大常委会将政府投资项目绩效评价关口再次前移,与区财政局一道,从2024年计划建设项目中抽选项目,在项目设计方案初步完成时开展评估。这一机制上的改革创新使人大和政府能够通过对项目设计建造方案合理性、高效性的监督,在源头上避免资金浪费,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社会效益。 回首2023年,步履铿锵硕果盈枝。展望2024年,奋楫扬帆实干向前。承载着人民的期待,肩负着神圣的使命,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将充分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作用,持续在筑牢政治忠诚上保持定力,在强化有效监督上发挥作用,在推进新区发展上彰显担当,为加快“打造增长极、建设新中心”尽心履职、续写华章! (记者 陈婺)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