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组织机构 >> 政府部门 >> 区财政局 >> 公告公示
  • 信息索引号:

    11330703729107718X/2024-139253

  • 审核程序:

    单位审核公开

  • 发布机构:

    区财政局

  • 发文字号:

  • 发布日期:

    2024-02-06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金华市金东区关于2022年度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综合报告

发布时间: 2024-02-06 14:28 信息来源: 区财政局 访问次数: 字体:[ ]

为深入贯彻《中共金华市委关于建立市人民政府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制度的意见》结合我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报告制度》等相关文件规定,现对2022年度全区国有资产占有、使用、变动以及管理等情况分析报告如下。                           

一、国有资产管理基本情况

(一)行政事业单位基本情况

1. 行政事业单位和人员情况。2022年我区纳入资产报表系统的独立编制机构合计175个,年末实有人数4745人。其中行政机构54个,年末实有人数 1321人;事业机构121个(参照公务员法管理20个,财政补助101个),年末实有人数 3424人。

2. 资产负债情况。截至2022年底,我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总额合计2191913万元,较上年增长54.2%,主要是公共基础设施、在建工程增加724802万元。负债总额合计73748万元,较上年下降11.1%;净资产2118164万元,较上年增长58.3%

3. 资产构成情况。截至2022年底,我区行政事业单位流动资产97466万元,较上年下降14.8%,占比4.4%;固定资产136912万元,较上年增长84.2%,占比6.2%;无形资产5858万元,较上年增长6.9%,占比0.3%;在建工程256886万元,较上年增长369.1%,占比11.7%;公共基础设施1691805万元,较上年增加44.7%,占比77.2%;其他资产4384万元,较上年增长46.7%,占比0.2%

(二)国有企业基本情况

截止2022年底,全区纳入企业国有资产统计范围的国有企业(以下简称全区国有企业)共17家。其中:区属国有企业4家(区城投集团、区招商服务公司、区交投集团、区社发集团),乡镇及其他国有企业13家。全区国有企业资产总额3263236万元,全区国有企业实现营业收入56205万元,上缴税费1434万元。

(三)自然资源基本情况

1. 土地资源。按照2022年度变更统计数据,金东区行政区域面积98.72万亩,其中湿地面积0.14万亩,耕地面积9.45万亩,种植园地面积16.23万亩,林地面积42.82万亩,草地0.88万亩,城镇村及工矿用地15.36万亩,交通运输用地面积5.19万亩,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7.54万亩,其他土地0.72万亩。2022年国有建设用地供应1125515亩(包括中央商务区及金华山),其中划拨用地551757.9亩。耕地保有量任务8.53万亩,永久基本农田划定任务7.13万亩。2022年现有耕地9.45万亩,符合省政府下达的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农田面积任务。

2. 矿产资源。发现矿产13种,主要有建筑用石料(凝灰岩)、砖瓦用页岩、水泥用灰岩、萤石、高岭土、石英、黄铁矿、金、铜、矿泉水等,查明资源储量的主要矿种有2种,萤石矿保有资源储量为矿石量955.41 千吨,金矿矿石量控制资源储量136641吨。

3. 水资源。水资源总量为5.0015亿,其中地下水量为0.9762亿,占水资源总量的19.52%。全区总耗水量0.5705亿,综合耗水率59.9%,其中农田灌溉耗水量0.2170亿,占38.04%。全区平均水资源利用率为19.06%。

4. 森林资源。林地面积429739.84亩,其中:森林面积380992.8亩,森林覆盖率38.59%;公益林面积131870亩,天然林面积104848亩,人工商品林面积132831亩,其他林地面积60190亩;活立木蓄积165.55万立方米。

5. 湿地资源。湿地面积2734公顷。区级湿地5块,分别是满塘水库、三汶塘水库、东溪水库、小溪垅水库和黄坞口水库,总面积143.77公顷。

6. 自然保护地资源。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个,即双龙风景区,金东区范围内面积33.8平方公里;省级风景名胜区1个,即九峰山大佛寺省级风景名胜区大佛寺片区,金东区范围内面积18.8平方公里;省级湿地公园1个,即金满湖,面积1.17平方公里。自然保护地面积占我区总面积的8.18%

二、国有资产监管情况

(一)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情况

近年来,我区全面强化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健全制度体系和内控机制,夯实管理基础,规范管理行为,切实保障行政事业单位有效运转和高效履职。

1. 贯彻资产管理条例,完善相关配套制度近年来区财政出台《金华市金东区行政事业单位公有房产出租管理方法》(金东财资〔2021118号)、《金东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损坏、丢失赔偿处理暂行办法》(金东财预〔202327号)等配套制度,为进一步规范和加强行政事业性资产管理提供了制度保障,逐步完善了财政部门、主管部门、行政事业单位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监管模式。同时区财政加强对《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738号)的组织学习、宣传培训和政策解读,进一步强化国有资产管理法治理念,对不符合《条例》精神的管理政策进行修订完善,进一步厘清财政部门、主管部门、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职责边界,形成分工明确、协同配合、制约有力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系。

2. 开展资产清查,梳理资产底数。对全区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全面清查工作,包括办公家电家具、车辆、房产土地、无形资产等,通过填报资产清查报表、整理资产问题清单、张贴资产编码等流程,梳理资产底数,加强资产管理。目前共清查行政事业单位54家,国企9家,乡镇街道11家。

3. 全面加强重点环节监管,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加强在建工程转固定资产监管,针对在建工程转固监管的盲点,对在建工程转固事项开展财政监督专项检查,并探索研究行政事业单位在建工程转固定资产操作规程指引,指导单位做好在建工程转固工作,加强资产管理。

 4. 盘活存量资产,助推国企转型升级。根据我区国有资产盘活整合方案。截至2022,我区已划转城投集团资产61处,未划转2处;已划转交投集团资产27处,未划转45处;已划转旅投公司资产44处,未划转6处;已划转社发公司资产46处,未划转40处。

(二)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情况

 1.全面梳理排摸,做大区属企业有效资产。排摸全区资产资源及特色业务明细,进一步盘活存量资产资源,摸清资产底数,列出拟划转的资产资源清单,针对资源资产进行可行性分析,制定划转计划,分业务分板块做好优质资产资源明细储备,按照产业相近原则注入相应区属国有企业进一步做大区属国企资产规模。

2.深入推进低效无效资产处置,有效盘活闲置资产。建立工作月报制度,理清国有资产现状,对问题进行归类梳理,按照依法合规、应清必清、精准处置的原则开展我区国有企业低效无效资产处置。2022年共处置低效无效资产17处,累计回收值1039.18万元,盘活闲置资产5处,累计收益971.8万元。

(三)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情况

1. 扎实推进基础工作,全面摸清全区自然资源家底。一是持续推进历年土地变更调查工作。及时掌握土地资源变化动态,强化变更调查与国土三调工作的统筹衔接。相比上一年度年末,耕地面积增加650.61公顷。二是全面推进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工作。完成大佛寺风景名胜区自然资源确权登记项目登簿前建库工作三是全面开展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清查工作。摸清我区区全民所有自然资源基本情况、管理情况、资产情况和价值情况。

2.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谋划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一是健全国土空间利用规划体系。推进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全面排查全区远景用地需求,谋划完成十四五期间新增省重点项目79个重大项目的空间落位。二是建立计划指标精准配置机制。积极推动资源要素向大项目好项目集聚实行新增建设用地计划项目化管理推进用地计划精准化、项目化管理。全年获取各类新增建设用地指标2232亩,同比增长230%,为金东历史之最。

3. 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全力推进生态文明重大制度建设。一是在政策导向改革方面,修编出台《金东区土地整治项目管理办法》、《金东区推行耕地保护田长制实施方案》等。二是在资源能源等要素配置改革方面,深化水、林、土地、环境等配置方式改革,进一步提高要素配置效率和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三是规范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方面,加强多规合一水、林、土地等资源统一化、标准化管理水平。

4. 坚持保护治理优先,积极推进生态保护与合理利用一是推进河道综合整治行动。2022年完成八仙溪美丽河湖创建和江东镇水美乡镇创建工作。二是深入低效工业专项整治。出台整治政策,实体专班推进,实行四色管理、清单销号。三是加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完成7个全域土地综合项目申报和实施方案市级批复。四是深入推进矿地修复工作。以高质量、高标准完成中央环保督察废弃矿山生态修复任务4处,按时通过市级验收。五是开展森林督查(卫片执法)和森林资源一张图年度更新工作,开展全域清理枯死松树和局部药物喷洒相结合的防治工作,强化森林防火工作,近几年来,金东区未发生一起森林火灾。六是推进森林金东建设。大力推进森林城市建设。我区共创建省级森林村庄26个、市级森林村庄277个,省级森林城镇11个(区级全覆盖),成功创建了省森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

三、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我区在资产管理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资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方面还在渐进提升之中,管理中仍然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行政事业资产管理方面

1. 各类国有资产底数有待摸清。当前,我区国有资产管理水平需进一步加强。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不匹配、个别单位存在账实不符等问题尤其房产确权推进较困难,由于确权相关资料缺失、历史遗留问题难以解决等原因还未完成确权。

2. 资产盘盈、盘亏现象有待改善。部分单位资产购置领用使用登记制度不健全,造成资产使用状况不明无法追溯。部分单位资产管理基础工作比较薄弱,制度执行力较差,资产管理意识淡薄,未及时做好登记或交接不到位,导致资产盘盈盘亏。

(二)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方面

1. 市场化程度较低,缺乏优质的经营性资产。各国有企业经营业态以承担政府委托的项目建设工程代建、广告位出租、房产出租为主,整体市场化经营程度偏低,缺乏优质的经营性资产,营业收入来源不足。

2. 资产总量偏小,人员力量偏弱。全区国有企业整体呈现小、散、弱的特征,未形成强有力的合力。在资产管理人员力量配备上偏弱,经营性专业人才缺乏   

(三)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方面

1. 自然资源资产确权登记有待统一。自然资源上位法尚未整合,相关权能体系的规定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标准规范不统一,我区土地、矿产、森林、草原、水资源等自然资源,受部门管理体制和调查方式的影响,存在统计口径、分类标准不一致,权属不清晰、空间交叉重叠等问题。

2. 自然资源资产相关核算体系还不健全。目前,对于未确权的自然资源资产,在概念、分类、管理主体等方面还不是很明确,涉及这些资产管理的核算体系还不健全,相同的统计内容按照不同单位的统计口径得出的数据差异较大。

3. 自然资源统计核算职责交叉分散,多头管理。目前,我区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职责分散在自然资源、水利、林业等多个职能部门,由于多头管理,导致了在部分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监管职责上相互冲突,而某些领域的资产监管又出现真空。

四、进一步健全国有资产管理措施

1. 完善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体系,推进资产管理提质增效。深入贯彻落实《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条例》《浙江省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办法》,同时对资产使用、处置、配置等管理办法进行修订,不断完善管理制度,优化工作流程,形成符合金东实际的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体系,促进资产管理效能提升。

2. 加强资产盘活利用,提高资产使用效益。深入贯彻落实政府过紧日子要求,按照省市部署安排,加大存量资产盘活力度,推进存量资产充分利用和调剂共享。合法合规盘活存量资源形成未来新增财力,释放国有资源经济活力,最大限制发挥资产资源效能。

3. 提升行政事业资产管理水平,促进资源配置合理化。进一步推进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管控总量、盘活存量、用好增量,促进资源配置合理化,提高资产使用效率,有效缓解部门、单位之间资产占有水平不均衡的状况。结合政府会计准则制度实施、党政机关机构改革,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共享共用机制,进一步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整合。健全资产处置工作机制,调整资产处置管理权限,优化资产集中处置流程,提高集中处置工作效率。

4. 健全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对区属国有企业监管体系建设进行不断完善,修订完善出台《区属国有企业重大事项决策及报告制度》、《金东区属国有企业重大资产处置监督管理办法》等管理制度,规范企业决策处置机制,进一步健全区属国企现代企业管理体系。

5. 建立自然资源资产核算体系,开展自然资源资产统一核算。组织开展国有资产清查核实和评估确认,统一方法、统一要求,建立全口径国有资产数据库,更加有效地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进行监管。

6. 依托统一空间规划,强化自然资源整体保护。对国土空间实施统一管控,强化山水林田湖草整体保护。对生态功能重要的公益性自然资源资产,加快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


扫一扫手机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