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现场】为金东学子 办优质均衡教育 | |||||||
|
|||||||
教育关系千家万户。此次两会,“打造教育新高地”成为政协委员们讨论的高频热词。 近年来,我区始终锚定“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紧扣“读有优校、教有优师、学有优教”发展方向,朝着“奋进三年打造一流教育新高地”目标勇毅前行,加快实现“蓝图”向“实景”的蝶变。 “这几年,金东步入发展‘快车道’,大量人口不断涌入,给金东带来充分的活力和机遇,也遭遇着‘成长的烦恼’,预计2024年—2025年我区初中学位将会有所紧张。”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区政协委员沈民关注到了学位紧张的问题。沈民列举了区教体局发布的详细数据,他建议,要加快初中学段的教育建设,在硬件提升的基础上,按照“优中选优,顶格配备”原则,同步配齐“软件装备”,确保“办一所优一所”,同时对现有初中学区划分进行优化,对部分服务区学生就读校区进行调整,最大限度开发现有初中学校资源,提高招生人数。 区政协委员颜艳从自身经历出发,提出了许多建议意见,“ ‘双减’以来,虽然孩子的负担轻了,但检查变多,教师负担依然很重。”她牢抓“师”字,重点关注教师的“减负”和教师队伍的培养。颜艳建议,应减少进校园的非教学类评比活动,让一线教师有更多精力专注于教学。同时,可适度增加优秀毕业生的招聘数量,引进省、市级教坛新秀、教学能手,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也要加大新教师的培训力度,由老教师一对一传帮带。 今年,多位区政协委员将目光聚焦在了守护学生心理健康上,“作为教育方面的相关工作者,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对学生的个人发展、家庭和谐与社会进步有着最直接的联系。”区政协委员叶小忠说,“从政策制定到实际举措的落地,我们应围绕‘以学生为中心’,系统性地减少学生心理健康疾病的发生。” 叶小忠建议,学校应将心理健康教育列为学生日常教育课程,配备优秀的专职心理教师,动态建立和管理学生心理健康档案,摸清学生的心理健康底数,对危机学生进行及时地干预或转介。同时,学校所有教师均应具备心理健康知识和调控能力。家长也应切实承担起家庭教育责任,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正确认知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和挑战,激励孩子树立信心。 (记者 廖怡晴/文 王毅琳/摄)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