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组织机构 >> 政府部门 >> 区府办 >> 政策文件及解读 >> 其他文件 >> 区政府文件
  • 信息索引号:

    11330703728895273B/2024-156897

  • 审核程序:

    单位审核公开

  • 发布机构:

    金东区人民政府

  • 发文字号:

    金区政〔2024〕1号

  • 发布日期:

    2024-03-12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金华市金东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的通知

发布时间: 2024-03-12 09:25 信息来源: 金东区人民政府 访问次数: 字体:[ ]

各乡镇(街道),区直属各单位: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在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审议通过,现予以印发,请认真学习,并在2024年工作中认真贯彻落实。

金华市金东区人民政府

2024年3月5日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24年2月4日在金东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金华市金东区区长    毛世梁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金东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3年工作回顾

2023年是“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杭州亚运会成功举办之年,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浙江考察、亲临金华考察调研,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和考察调研金华重要指示精神,坚定不移推动“八八战略”走深走实,全力“打造增长极、建设新中心”,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较好完成了区五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20.88亿元,同比增长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0.1亿元,同比增长10.3%。

一年来,我们顶住压力,克服困难,与群众冷暖同心,与企业发展同频。我们全力以赴推动经济稳进向好,统筹发展与安全,深入实施三个“一号工程”“十项重大工程”和高质量赶超发展“八大行动”,全面落实省市经济集成政策,强化动态监测、精准调度、综合施策,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实际利用外资总量等指标稳居全市前列,经济发展动能持续积聚。我们千方百计做好稳企惠企暖企,制定下发《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等惠企政策62条,兑现“8+4”政策资金15.2亿元,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18.88亿元。在全省率先推出优化提升营商环境的18条意见,妥善处理浙中建材市场破产重整等一批涉企遗留问题,企业发展信心有效增强。我们用心用情促进民生共富共享,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全面完成十方面民生实事,民生领域支出33.6亿元。城乡居民收入倍差缩小至1.67,居全市第2,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就业、教育、养老、医疗等民生领域工作都取得了实效,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成色更足。

一年来,重点做好了八方面工作:

(一)聚焦创新深化,提能级增后劲

全力加快平台建设。成功入选首批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产城融合示范区。金华科技城加快发展,浙江大学金华研究院获批省级新型研发机构,金华双龙人才科创中心盛大开园。东湄未来区、胡思零碳产业园、东孝贸创区等平台同步推进,金东平台发展矩阵成形起势。不断强化科技牵引。“推进智能家居企业数字化转型”入选全省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优秀案例。高规格举办2023信创研讨会。新增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3家,实现零的突破。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6家,省科技小巨人企业3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163家。认定省级重点农业企业研究院、国际联合实验室各1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家。加速推动人才集聚。新培育国家高层次人才2人、技术技能人才6739人,引进青年大学生1.1万人,人才综合评价列全市第一方阵。承办首届浙中人力资源产品创新大赛、全市“双龙杯”创业创新大赛等活动10余场,开展职业技能培训1.1万人次,全区人力资源服务业产值达13.2亿元,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发展指数列全省第14、全市第1。

(二)聚焦改革开放,优服务强活力

政务服务持续优化。启用全市首家企业综合服务中心,企业开办平均审批效能提升近两倍,市场经营主体同比增长16.5%,增幅居全市第2。平均出口退税到企提速至2个工作日以内。推动“极简极速”审批迭代,一般项目立项至竣工全流程申报材料减少58%,实行施工许可承诺制和项目联合验收,审批流程分别提速56%和93%。对外开放纵深推进。服务贸易额超2.3亿美元,居全市第2。全省首个前海指定交收仓落户金义综保区,全市首个大宗商品现货交收仓挂牌运行。国家级大宗商品交易数字服务标准化试点入选全省自贸区“十大进展”,陆路启运港退税试点等3项工作获评全省自贸区制度创新案例。组织400余家次企业赴境外开展经贸活动,订单总额超1亿美元。陆港枢纽建设提速。综合交通投资65.8亿元,增长64.2%。金义中央大道全线贯通,甬金衢上高速金华城区段、建金高速曹宅互通等项目扎实推进,金华铁路枢纽扩容改造工程征迁工作全面扫尾。“义新欧”班列金东平台标箱发运总量同比增长13%。宁波舟山港金义“第六港区”挂牌落地,海铁联运发送标箱近8万个。

(三)聚焦发展提质,添动能求突破

推动项目提速。紧盯项目建设,以“十个一”重大突破性项目为抓手,固定资产投资273.3亿元,增长25.8%,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140.2%和34.8%,居全市前列。12个省“千项万亿”项目完成投资118.4亿元,完成率145%。争取专项债券资金40.4亿元,创历史新高,东湖水利枢纽、金漪湖科技创新策源地重大基础设施、金义综保区二期等项目全速推进。抓实招大引强。累计招引10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11个,其中50亿元以上项目4个,100亿元以上项目1个。润马光能入选省特别重大产业项目,刷新“当年签约、当年开工、当年投产、当年产值超10亿元”金东速度。激发消费活力。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4.7亿元,限上批发业商品销售额445亿元,分别增长3.2%和12%。网络零售额304.9亿元,增长80%,增速居全市前列。组织开展促消费系列活动100余场,核销各类消费券5500余万元,带动销售额24.3亿元。金义宝龙广场、悦湖广场、鞋塘金家村获评全市夜间经济示范项目。

(四)聚焦产业转型,固根基优结构

新旧动能加快转换。规上工业产值首次突破400亿元,增加值增速达5.6%。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增加值8.2亿元,增长39.9%,居全市第2。获得全省新一轮制造业“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攻坚行动考核正向激励,入围全省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财政专项激励试点。新增上市企业1家,国家级绿色工厂2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4家,省级创新型中小企业153家。完成低效工业企业整治854家。现代服务业提速升级。规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收207.3亿元,增长17.5%,居全市第2。新增规上服务业企业15家。金义新区生产服务型物流枢纽入选省第三批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区。入围省服务业领军企业2家。获首批“浙江标准”认定2项,居全市第1。要素保障不断优化。强化用地保障,新增建设用地指标3427亩,完成供地4283亩。开展拔钉清障做地攻坚,实现净地2810亩。强化金融支撑,新增贷款370亿元,增长25.1%。强化能源保障,新增光伏装机12.8万千瓦,完成率居全市第1。

(五)聚焦城市建设,提品质优环境

城市更新稳步推进。实施东孝黄山塘、孝顺新建、傅村深塘坞等11个村3076户城中村改造。完成多湖东湄未来社区、上古井二期等3个安置房小区建设交付,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2521套。创新拓展商品房回购等安置途径。城市品质大幅跃升。金华南站等5个城市门户,环亚运村周边“一公里风貌带”精彩亮相。提档改造金瓯路、东市南街等21条亚运通勤道路,打通法华街等15条断头路,开工建设金义中央公园二期。G235饮用水管网项目主体完工。建筑业总部产业园项目获国家优质工程奖。7个建设项目获评省级优质工程“钱江杯”,居全市第1。生态底色不断擦亮。空气质量优良率改善幅度全市第1,国控断面水质100%达标。垃圾分类精细化管理入选全国典型案例。金满湖生态修复项目入选第一批省级山水林田湖草海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岭下釜章获评省气候康养乡村。出台秸秆综合利用扶持政策。

(六)聚焦共同富裕,稳三农促增长

"扩中提低"取得实效。金磐产业飞地成功入选第三批省级共同富裕试点。主办全省促农民增收现场会。实施新一轮45个消薄项目,建成100个“共富工坊”,其中2个获省级电商直播专项激励,2个获评省级示范案例。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行政村比例提高至90.5%。“金田共享”带动增收3800余万元。"千万工程"持续深化。入选全省“千万工程”看浙里县域样板,获评“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培育省级和美乡村精品村5个,示范乡镇1个。赤松镇获评全省现代化美丽城镇示范镇。土地综合整治获省政府正向激励,塘雅万亩田园入选全省首批“百千万”永久基本农田集中连片整治优秀项目。共富项目建设取得新进展,八仙积道共富带建成试运行。特色农业闯出新路。争取省农业“双强”项目6个,省级资金近3400万元。承办浙江省2023年世界粮食日和粮食安全宣传周活动启动仪式。全面启动金华两头乌、金华火腿、花卉苗木等产业振兴工程。成功举办第二十一届花卉苗木博览会,澧浦镇获评省级林业特色产业强镇。成立金华佛手协会,区域佛手产业链总产值超1.5亿元。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全年接待游客1059万人次,旅游总收入38.5亿元,增长26.1%。二仙桥成功入选省历史文化街区。先后举办“艾青诗歌奖”颁奖典礼、源东“醉美桃花节”等系列活动。区域考古改革工作获省级试点。挂牌成立全省首个非遗品牌指导服务站。

(七)聚焦民生优享,惠民众增福祉

优化提升社会保障。强化就业帮扶,城镇新增就业超1万人。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工作完成情况居全市第1。养老服务“爱心卡”全市应用推广,入选“浙里康养”优秀案例。区社会福利中心正式投用。新改扩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16个。全区常住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实现全覆盖。持续打造教育高地。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创建通过省级评估,全省教育现代化发展水平、基础教育生态水平均晋升A等。培养正高级教师2名,省教坛新秀1名。出台教育高层次人才招引实施办法,引进教育高层次人才5名。实施教育项目25个,仙桥小学迁建、实验小学南扩等5个项目全面完工,建成4所公办幼儿园,学前教育普惠率连续多年高于98%。加快建设健康金东。区中医院、区妇保院等3个项目全面竣工,金义新区中心医院、6个乡镇卫生院项目稳步推进,市中心医院新院区项目开工建设。建成全国首家信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江东南下王入选省级健康样板村。2人被授予省基层名中医称号。新增托育机构4家,每千人托位数居全市第2。

(八)聚焦安全稳定,防风险除隐患

全力保障亚运完美收官。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简约、安全、精彩”的重要指示,深入开展城市品质、城市治理、城市文明三大提升行动,平安护航亚运,高质量完成2个训练场馆、3个接待酒店保障任务,火炬传递全过程精彩圆满,亚运安保实现六个零发生。全面开展安全生产排查整治。强力推进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百日整治攻坚专项行动,落实“九法联动”“六治六打六立”等机制,紧盯九大领域、六大低效行业,开展风险隐患“四大”行动,重大隐患100%整改销号,生产安全事故数、死亡人数同比下降14.3%、16.7%。全域深化基层社会治理。纵深推进矛盾纠纷排查化解“13510”工作体系。承办全省诉前调解现场会,获评全省人民调解工作先进县(市、区),预防化解物流行业矛盾纠纷入选全省新时代“枫桥式工作法”。新增10个省级“民主法治村(社区)”。迭代升级365共治警务,获评全省公安系统优秀创新案例。开展欠薪隐患大排查,“金东安薪码”实现全覆盖。

一年来,我们坚决贯彻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持续加强政府自身建设,高标准开展第二批主题教育。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坚持重大事项向区人大报告、向区政协通报,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392件,办结率100%。深化廉洁政府建设,带头过紧日子,积极推进依法行政,持续提升行政效能和政府公信力。

一年来,国防动员、双拥共建、退役军人事务、对口支援合作等工作迈出新步伐,民族宗教、外事侨务、港澳台、史志档案、气象、审计等工作取得新成效,老龄、工青妇、残疾人、文联、红十字等事业实现新发展。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第一年。对金东来说,面临的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遇到的困难和压力依然很重。我们既正视困难又坚定信心,不逃避、不懈怠,团结奋进、直面挑战、抢抓机遇、顶压而上,用“大干快上、以干促上、实干至上”的担当作为展现了金东“主战场、主力军”的责任使命。这些来之不易成绩的取得,最根本的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也是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区委正确领导的结果,同时更是全区广大干部群众齐心协力、百倍努力、实干奋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全区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老领导、老同志,向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界人士,向关心和支持金东发展的朋友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与此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经济发展外部环境复杂严峻,发展动能需要增强。科技创新短板亟需补齐,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竞争力有待提升。对外开放仍需深化,自贸区建设还需提速。城市能级提升步伐还不够快,共富共享成色还不够足,增收手段还不够丰富。优质公共服务供给不足,高品质民生供给有待加强。除险保安力度还需加大,经济金融、安全生产等重点领域风险隐患不容忽视。政府自身效能建设还需持续加强。这些都需要我们引起高度重视,在今后的工作中切实加以解决。

二、2024年工作思路

2024年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和考察调研金华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委十五届四次全会、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市委八届五次全会、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和区委五届五次全会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决扛起“根据实情、发挥优势、扬长补短、再创辉煌”的时代使命,持续推动“八八战略”走深走实,强力推进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统筹推进三个“一号工程”“十项重大工程”和高质量赶超发展“八大行动”、十个方面“扬长补短”重点任务,聚焦“港”“廊”“链”主战场,围绕“干好‘一三五’、实现新跨越”目标任务,大力实施“三大突破”专项行动,扛起主战场担当、干出主力军气势,千方百计稳增长提质效、打基础利长远、办实事惠民生、除风险保安全,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全力打造增长极、建设新中心,以新区的“稳”“进”“立”为全市、全省、全国大局多作贡献。

建议主要预期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居民可支配收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主要经济指标增幅普遍高于全省、全市平均水平。

千帆竞航启新程,万里征途唯笃行。新的一年,我们要深刻理解中国式现代化这个最大的政治、高质量发展这个新时代的硬道理,践行好、实现好习近平总书记赋予的新定位新使命,按照“根据实情、发挥优势、扬长补短、再创辉煌”的新要求新期待,不断夯实“稳”的基础,持续激发“进”的动能,全力提升“立”的实效:

一要提振信心,勇毅前行,不惧风雨兼程。长路险夷寻常见,有风有雨是常态。金东正当爬坡过坎、滚石上山之际,不进则退、慢进亦退。要坚定发展信心和决心,在机遇面前主动出击,在困难面前迎难而上,在风险面前积极应对,以愚公移山的志气事不避难、义不逃责,以滴水穿石的毅力真抓实干、埋头苦干,远谋近施抓项目,全力以赴拼经济,支撑起攻坚克难的力量、解决问题的对策、化危为机的出路。要更好地掌握发展主动权,选准赛道,铆足干劲,看准了就抓紧干,围绕“干好‘一三五’、实现新跨越”目标任务,以奔跑之力,在更宽视野、更大格局上顺势而为、乘势而上、破难突围。

二要循道而行,蹄疾步稳,不改脚踏实地。越是任务艰巨、挑战严峻,越要洞察时与势、把握稳和进。越是高歌猛进、大干快上,越要强化系统思维、辩证思维,正确处理各方面关系,推动工作质效不断提升。要强化意志保持定力,稳中求进、主动作为,在各种可预见和难预见的惊涛骇浪中持续练好内功、强健体魄,在守住根基、稳住阵脚基础上稳扎稳打、善作善成。要立足金东把握实情,始终坚持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不断巩固放大优势,加快补齐上拉短板,固本开新、行稳致远。要笃定冲刺坚韧长跑,过险滩、闯难关、抢先机,把一个个短程的“冲刺”攻坚,连接成更长周期里的绵绵用力、久久为功。

三要增祉谋福,温暖同行,不忘为民初心。50余万个拼搏身影,叠加成金东前行的坚定步伐。一路走来,我们闯关夺隘、披荆斩棘,凭的是追光路上的脚踏实地,靠的是风雪之中的携手并肩。我们要坚持全体金东人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我们要坚持利民之事、丝发必兴,时时刻刻把民生当大事办,始终用心用情用力,兜住兜准兜牢民生底线。我们要坚持夯实民生之本,发展民生事业,有力有效推动就业、教育、养老、医疗提质增能,促进民生改善与经济发展有效衔接、良性循环、相得益彰。我们承诺,新一年即使财政再困难,对民生事业的支出也绝不压减。

2024年,围绕工作目标,主要做好以下十方面工作:

(一)平台提级、创新强“廊”,进一步凸显科技人才作用

提升高能级平台建设水平。充分发挥战略叠加优势,做大做强“北斗七星”式平台发展矩阵,打造“以贸易便利化带动先进制造业集聚”的自贸区,推进9.79平方公里范围内低效工业用地整治。突出金华科技城核心引领作用,推进金华科创智造产业平台、浙中实验室、“产业光源”大科学装置等重大科创平台建设。推动江岭智造区加快发展,力争金磐产业飞地区块内规上工业产值达到50亿元以上。同步推动其他平台建设。

完善高水平人才引育体系。聚焦平台集聚人才、项目撬动人才、产业引育人才,争创国家级信创产才融合集聚区。加快发展金华双龙人才科创中心,提升浙江大学、浙江中医药大学2个金华研究院人才集聚度。鼓励联合创新,加强对接院士工作站、“321”人才企业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深入实施专项人才计划,新引进省级以上高层次人才10人以上,新增博士50人以上,研究生、大学生、技术技能人才等均增长15%以上。建成省级综合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稳步推进企业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全年开展认定1000人次以上。

推动科技型企业集群发展。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健全“链长+链主”高效协同推进机制,推动新兴产业延链补链强链。持续深化“揭榜挂帅”“百博入企”等工作机制,全年申报国家及省、市科技计划项目超20个,技术交易总额超10亿元。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8家,培育省科技小巨人企业1家以上,省科技型中小企业100家以上。R&D经费占比提高至3.05%。

(二)大抓项目、强化保障,进一步增强高质量发展动能

项目建设加快推进。确保12个省“千项万亿”项目开工率一季度达50%,6月底前全部实质性开工。谋深谋实36个市重点项目和149个区重点项目,全年实现固定资产投资300亿元,增长15%以上,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长12%以上。紧盯特别国债、专项债等政策窗口期,谋划特别国债项目20个、专项债项目45个以上,申报债券需求100亿元以上。服务保障金义综保区二期、技师学院迁建等项目建设,加快推进金满湖湿地生态修复工程等十大标志性项目。

项目招引提质增效。坚持招大引强、招新引优,落实“五个一”招商工作体系,围绕“3+3”产业,实施10亿元制造业项目招引工程,全年招引落地10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超8个,其中100亿元和50亿元项目各1个。办好全国信创研讨会、乡贤大会等重要会议,积极参加全国、全省性展会。持续构建外资招引新格局,实际使用外资1亿美元以上。

积极争取要素保障。科学安排土地供给,新增建设用地5500亩,土地储备6000亩,力争更多项目纳入省、市用地保障和能耗单列清单。持续深化拔钉清障做地攻坚,力争净地8000亩。强化电力保供能力提升,中梅变、杨宅变建成投用,潘村变、浦口变完成主体建设。持续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攻坚,实施国有企业AA+信用评级工程。

(三)锚定赛道、转型强“链”,进一步培育现代产业体系

持续发展先进制造业。力争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以上,产值超50亿元以上企业实现零的突破。规上工业企业力争突破550家。实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工程,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家以上,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5家以上,省级“隐形冠军”企业1家以上。深入推进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整治低效工业企业200家、3000亩以上。引导企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技改,实施重点项目30个,投资45.2亿元。

加快壮大数字经济。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力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长8%以上。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打造全省数字贸易示范区。着力招引数字经济行业领军企业,新增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1家,先行完成“N+X”数字化改造企业50家,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改造覆盖率达85%。聚焦数字经济重点产业,推动传统产业人才向数字化人才转变。

做优做强现代服务业。加快构建“4+2+X”服务业产业新体系,服务业增加值增长7%以上,规上服务业营收增长15%以上。启动特级、一级建筑企业引育工程,力争新增特级企业1家,一级企业10家,建筑业总产值增长13%以上。实施亿元楼宇培育工程,大力发展设计检测、现代物流、电商直播等特色生产性服务业,力争产值超65亿元。加快“质量强区”建设,新增“品字标”企业3家以上,“浙江制造”标准2项以上。

(四)激活消费、开放强“港”,进一步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

充分发挥消费基础作用。持续提振消费信心,完善促消费工作机制,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以上。用足用好促消费专项资金,开展促消费系列活动100场以上,建成运营紫金城购物中心、浙中新能源汽车城市广场等商业综合体。有序发展特色夜经济,加快培育孝顺集镇、赤松仙桥、岭下坡阳等特色老街,让城市“烟火气”更足。实施专业市场规范提升工程,不断增强区内七大专业市场综合竞争力。赋能新消费业态,充分发挥演唱会、体育赛事等文体消费拉动效应,挖掘消费新增量。

充分发挥外贸拉动作用。依托自贸区、综保区平台,积极培育外贸新模式,力争全年完成进出口总额500亿元。承接好自贸区金义片区“六大提升”工程。服务保障金义综保区,加快建设金义大宗商品交易市场和进口商品直营中心。探索中非经贸合作新机制,加快推动易货贸易、转口贸易等新型业务常态化运作,开工建设中非贸易园。深化“百团千企拓市场抢订单”行动,鼓励企业积极开拓新兴市场,新增外贸实绩企业50家,组团参加境外展会超400家次。发展跨境电商产业基地,强化龙头企业带动作用,鼓励传统制造业企业、外贸企业开展跨境电商业务,新增活跃网店200家以上,合作共建公共海外仓实现突破。

充分发挥陆港枢纽带动作用。主动参与和服务国际陆港枢纽建设,推动华东国际联运港提能升级。积极参与义甬舟、金丽温开放大通道建设,全力保障金华铁路枢纽扩容改造、甬金衢上金东段、甬金高速改扩建等项目建设。“义新欧”班列金东平台开行750列以上。海铁联运发送标箱9万个。深入实施内联外畅“交通强区”行动,加快建金高速曹宅互通、曹塘澧公路(连接线)等项目推进,海棠东路武义江大桥改造工程建成投用。加快发展枢纽偏好型产业,落实现代物流业高质量发展10条措施,快递业务量达8亿件。

(五)改革攻坚、稳企赋能,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推动政务服务改革。落实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新要求,做优做强企业综合服务中心,重点围绕项目前期工作探索“做地一类事”“桩基先行一类事”等具有金东辨识度的“一类事”,形成多跨协同的企业诉求闭环解决机制,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一网通办”率95%以上。推动行业合规指引制定落地,构建包容审慎监管和柔性执法新机制。深入推行“综合查一次”联合执法,切实做到“有求必应、无事不扰”。加快推动乡镇(街道)国有土地上不动产权登记历史遗留问题化解工作。

加大助企支持力度。全面承接国家、省、市经济政策,深入开展“四大双千”活动,打好稳增长、提信心政策“组合拳”,提高补贴补助兑现效率,推动政策直达快享。加强和改善金融服务,合理支持企业上市需求,有效降低融资成本。探索破解企业用工成本高难题,紧盯春节前后企业用工保障关键节点,深化东西部劳务协作,实现企业稳岗留工“开门红”。

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三个没有变”,一视同仁平等对待国企民企。高标准落实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一揽子政策,刚性执行“3个70%”,推动“3张项目清单”“7个不准”等举措落地见效,加快破解企业反映强烈的难点堵点,让企业安心投资、放心创业、舒心发展。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全年新增市场主体1万家以上。

(六)品质为先、全域提能,进一步提高城市建管水平

稳步推进城市更新。强化规划引领,完成《金义新区国土空间专项规划》和乡镇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完成金满湖核心区、南站单元等控规编制,实现城区控规全覆盖,进一步提高规划落地性。稳步推进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城中村改造等三大工程。筹集5000套以上保障性租赁住房。持续推进8个村城中村改造,再拓空间1万亩。建成投用安置房项目3个、2600套,做好拆迁安置“后半篇文章”。谋划跨区域级差安置、商品房统筹回购安置等政策,进一步丰富完善回迁安置途径。

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扎实推进品质金东建设,不断提升城市功能配套。高标准推进建设工程“创优评杯”行动,创建优质工程15个以上。东湄、石泄未来社区建成交付,新增创建未来社区5个。着力建设海绵城市,东华街地下综合管廊项目完工投用。加快多湖里、下渎口等邻里中心建设运营。持续完善路网建设,打通断头路5条,新建续建道路10条,完成2条城市主干道提档升级。

强化城市综合管理。以“绣花功夫”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完善城市运行管理“一网统管”体系,开展违法建设、噪音扰民、停车难等专项整治,争创省级高品质示范街区1个以上。深化“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形成权责统一的行政执法新格局。坚持优化公共服务,统筹推进垃圾分类、污水治理、公厕管护“三大革命”,垃圾分类“两定四分”提质提效,加强智慧城市等新型基础设施投入。

(七)强农富民、绿色发展,进一步擦亮共同富裕底色

深化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坚决守住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底线,实施曹宅镇等四镇(街道)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启动永久基本农田集中连片整治“百千万”工程4个,整出连片耕地3000亩。推进林苗一体化和林耕置换试点工作。建设高标准农田2200亩以上。深入开展“金农共富”行动,实现“金农共富”品牌农产品产销衔接1000万元以上。实施农业龙头企业培育工程,新增省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以上,创建省级粮油绿色高产示范片5个。出台推进花卉苗木产业高质量发展相关政策,制定佛手产业三年行动方案,打造金东“花木共富”新样板。金华两头乌商品猪年出栏3.3万头以上。持续推动科技特派员制度落实见效。

深化"千万工程"建设。不断巩固提升和美乡村建设成果,努力绘就全域共富、城乡和美新画卷。城乡居民收入比继续保持全市前列,力争经营性收入100万元以上行政村占比超50%。拓展和美乡村示范片区,实施仙佛诗歌共富带,积极打造共同富裕新品牌,建设未来乡村12个,争创省级和美乡村60个以上,努力形成具有金东特色的新时代和美乡村标志性成果。

深化生态文明建设。坚持绿色发展,PM2.5稳定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补齐环境基础设施短板,区第二污水处理厂建成投用,金华江治理二期全面完工,塘雅污水处理站纳管改造。高标准推进全域幸福河湖建设,改造提升单村水站6座,东溪水库扩建、东湖水利枢纽等项目扎实推进,洞源水库扩建工程力争开工。优化新型能源供应体系,重点推进源东乡集中式光伏等项目建设,新增光伏装机容量4万千瓦,打造一批光储充放一体化示范场景。

(八)改善民生、提质优享,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强化就业优先政策,深入实施稳岗就业扩容、重点群体“就帮到底”先锋护航等行动,持续推进“乐业金东·就业到家”基层综合服务,组织开展招聘会100场以上,城镇新增就业8000人以上,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大力推广“金东安薪码”,坚持快调快处,强化欠薪案件督办处置,统筹推进“政府无欠款、金东无欠薪”行动。持续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引入更多社会力量,不断提升“爱心卡”服务质量。

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打好“三年打造教育新高地”冲锋战,争创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金义初中、孝顺第二初中等5个新建项目力争开工,光南小学、曹宅初中等17个续建项目加快推进。力争培育更多省、市知名学校,争创省现代化学校2所以上。持续推进高水平教师“外引内培”,成立全学段、全学科名师工作室10个以上。

提升医疗健康水平。加快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健康浙江考核实现“五连优”。区中医院、区妇保院高水平投用,市中心医院新院区、金义新区中心医院加快推进,9家乡镇卫生院提速建设。新增建设政府办村卫生室80家,基层就诊率达90%以上。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做好重大传染病防治工作。加快“体育强区”建设,进一步健全全民健身组织网络。

(九)开放包容、守正创新,进一步促进文化繁荣发展

加强文化保护传承利用。打响黄大仙等文化品牌,高规格办好施光南音乐节、艾青诗歌节等名人节会。深化“金东记忆”工程,推进传统村落和古民居保护利用,修缮历史建筑2处以上,出版《金东丛书》3部。强化文化遗产保护,落实《金华市婺剧保护传承发展条例》,提升改造郑刚中文化园。做好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

推动公共文化优质共享。围绕“文化礼堂·精神家园”定位,坚持“一堂一主题”,打造金牌运行礼堂10家以上。加快拓展新型公共文化空间,高标准运营“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120个以上,新增城市书房2家、乡村博物馆1家,送戏下乡100场,一级以上文化站建成率超80%。

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加快仙桥村历史文化村落、省立民国农校开发性保护与合作招商,强化“艾青家乡·光南故里”宣传展示和对外推介。做强双尖山名人、金华山宋韵等文旅IP,旅游景区转型提质2家,推动玩在金东、吃在金东、住在金东,“过夜游”实现稳步增长。

(十)综合施策、共治共享,进一步提升本质安全水平

筑牢公共安全防线。严格落实“三管三必须”要求,深入实施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全力争创“安全发展鼎”。聚焦重点领域,强化源头管控,抓好闭环整改,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全面融入“141”体系,加快乡镇(街道)应急和消防管理中心实体化建设,强化实战演练和物资准备,增强应急救援、防灾减灾和风险监测预警能力。深入开展防汛防台能力提升三年行动。加强新形势下森林防灭火工作。

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不断完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13510”工作体系,加快网格队伍专业化规范化建设,持续提高社会工作能力水平。推广平安建设“小切口”试点做法,不断夯实平安基层基础。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健全非警务警情协同处置、闭环管理等机制。强化诉源治理“三调联动”多元化解工作机制,促进矛盾纠纷源头化解、就地实质化解。扎实做好食品药品安全监管。

全面防范社会风险。统筹化解房地产、政府债务、金融等风险。持续做好“保交楼”工作,规范市场秩序,加强商品房预售监管,稳妥处理各项矛盾纠纷。重拳打击电信网络诈骗、涉黑涉恶等各类违法犯罪,营造平安稳定的社会环境。

各位代表,民之所盼、政之所向,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今年,我们将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系统谋划并高质量完成省市区十方面民生实事。扎实开展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同时,我们将继续支持人民武装工作,完善国防动员机制,深化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健全退役军人工作体系和保障制度,支持好工青妇、工商联、文联、红十字会等群团工作,重视做好外事、侨务、港澳台、气象、人防、文物、地方志、仲裁、慈善、残疾人、老龄、关心下一代等工作。

各位代表!站在新起点、实现新跨越,必须扛起新使命、展现新作为,这对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提出新的更高要求。我们将做永葆绝对忠诚的扛旗者。始终把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作为最高政治原则和根本政治规矩,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坚决做到总书记有号令,党中央和省委、市委、区委有部署,政府第一时间抓落实,推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贯通到底、落到实处、见到实效。我们将做严格依法行政的践行者。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制度。全面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依法接受人大监督,自觉接受政协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监察监督、法律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把厉行法治的要求体现到每一项行政行为之中。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深入开展普法宣传教育。我们将做为民实干担当的先行者。牢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记造福一方的政治责任,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做到该办的事雷厉风行、马上就办,难办的事不舍寸功、不遗余力,未来的事未雨绸缪、超前谋划,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奋力开创县域中国式现代化新境界。我们将做涵养清风正气的守规者。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持续推进新时代机关效能革命,驰而不息纠“四风”树新风,全面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严格执行政商交往正面清单、负面清单和倡导清单。加强廉政风险防控,严格审计监督、统计监督和财政监督,大力营造干净干事、勤廉并重的浓厚氛围。

各位代表!山水万程行则至,重任千钧再奋蹄。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埋头苦干、实干争先,全力“打造增长极、建设新中心”,为全市“打造国际枢纽城、奋进现代都市区”,全省“勇当先行者、谱写新篇章”作出更大贡献!


扫一扫手机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