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区新闻 >> 新区要闻
  • 信息索引号:

  • 体裁分类:

  • 发布机构:

  • 主题分类:

  • 成文日期:

  • 公开方式:

建设共富带 绘就大美图

我区全力打造八仙积道共富带和美乡村先行示范片区

发布时间: 2024-04-11 16:48 信息来源: 今日金东 访问次数: 字体:[ ]

4月10日,市委农村工作会议召开。会上,我区获评2023年度全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优秀,我区围绕推进和美乡村先行示范片区建设促进农民增收进行交流发言。

近年来,我区以深化新时代“千万工程”为抓手,点亮经济活力图、绿水青山画、诗歌人文谱、未来乡村景,匠心打造八仙积道共富带,以线带点促面,推动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共富转身”。八仙积道共富带片区总投资超2.7亿元,惠及3个村3000余人,今年以来,已累计接待游客80余万人次,旅游收入超7000万,全面激发乡村振兴新动能、塑造乡村风貌新气质、探索共同富裕新路径。

办好农村的事,关键在党。打造和美乡村先行示范片区过程中,我区坚持党建统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组织优势,把党的领导力、组织力、执行力转化为推进乡村振兴的超强战斗力。我区构建“区—镇—村—部门—企业”上下联动、左右衔接、分工负责、高效运转的工作体系,推动责任层层落实、问题快速解决。八仙积道先行示范片区项目去年1月正式启动,5月呈现雏形、9月实现蝶变、今年元旦全面精彩亮相,跑出了打造共同富裕县域标志性成果的“新区速度”。

在白鹭营地音乐会弹奏春日乐章、在山山家白色森林·生日工场唱响欢歌……现如今,八仙积道共富带已经成了热门旅游“打卡地”,项目正以文旅融合产业角度切入到乡村振兴中,通过市场化的运作盘活乡村资源、植入创新业态、带动共同富裕。在八仙积道共富带建设过程中,我区聚力打造“一环两带九景百院”强村富民新格局,发挥马术场馆、山山家白色森林·生日工场的“引流”作用,导入白鹭营地、湿地食坊、帐篷酒店等24个新业态,培植“百县千碗”、非遗体验、国风汉服等46个新场景,引入热带水果采摘园等特色产业,既保留了“烟火气”,又融入了“新时尚”,农民从过去的卖作物、卖产品到现在的卖风景、卖体验,万千游客在最美共富带邂逅“诗与远方”。同时,依托“两山夹一川”生态基底,我区还以积道山为核、八仙溪为带,深入开展和美乡村“五美联创”,对坡阳古街、王溪湿地、积道民宿、稻田公园等重点版块进行“深改造、精提升”,大写意勾勒“一座山、一条溪、一古街”的水墨意境,实现乡村变景区、民房变民宿、田园变公园。

文化是旅游业的灵魂,金东作为一座人文富矿,文化底蕴十分深厚,我区以八仙积道为核心,大力实施“归乡”品牌传播工程,提档天圣禅寺、慧通阁、大王庙等文化地标,激活禅修、驿道、康养等特色IP,以文化引领、区域联动等方式,让“归乡”品牌出圈出彩,实现用文化再生文化、用文化更新古镇、用文化带动乡村。构建了独具金东韵味、彰显新区特色的休闲业态综合体,以组合拳激发八仙积道共富带“归乡”品牌效益。

让农民成为乡村振兴最大的受益者。在八仙积道共富带打造过程中,我区聚焦“一老一小”两大群体,深入实施“七优享”工程,建设红岭学堂、“爱心卡”驿站、小镇客厅等配套设施,构建“下乡进村入户”公共服务矩阵,让共富看得见、摸得着、可感可及。八仙积道共富带建设还吸引了不少人才“衔泥归巢”为乡村振兴赋能,我区推出的乡村振兴共富带头人“头雁、塑雁、群雁”三大工程,让各类人才近悦远来、心之向往。目前,已吸引集聚百余名乡贤、青年人才归乡创业,带动周边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增收超600万。

“戏水八仙溪、骑行积道山,步步有景致、处处似桃源”,现在的八仙积道先行示范片区俨然成为浙中现代版“富春山居图”。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我区还将依托金华山、双尖山两大资源,启动实施仙佛诗歌共富带建设,格局重塑、势聚两山,全面绘就“一轴两廊三片、倚山拥江揽湖”的大美画卷。

记者 王特桑


扫一扫手机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