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区教体局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紧扣“三年打造教育新高地”目标任务,全域统筹推进金东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全力以赴办好家门口的每一所学校,以实绩实效交出了人民满意的“教育答卷”。
一、2023年工作总结
一是坚持夯实“学”的基础,基层党建更加扎实。持续擦亮金东教育“立德树人,学优金东”党建品牌,大力深化“一校一品”创建。构建“清廉学校”金东范式,实验二小的“一体两翼三式模式 共筑清廉教育新风” 获省廉洁教育优秀工作案例,光南中学的施光南文化传承馆获评省廉洁教育基地,孝顺小学获评省清廉示范校,曙光小学推荐为省级清廉建设成绩突出单位。把“严标准抓支部”与“高质量带队伍”紧密结合,以打好教体系统“五大攻坚战”作为主题教育最大实践,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二是坚持建设“强”的力度,优质均衡更加发展。围绕老百姓关注的重点区域教育提档升级发展,加快学校设点布局和建设。今年教育项目25个,总投资26.5亿元,其中新建项目16个,续建项目9个,完成仙桥小学新建、实验小学南扩、鞋塘小学综合楼新建、傅村小学体艺馆新建4个项目,仙桥初中体艺馆新建将于年底完工。追加投入3705万元用于提升教育经费增长、音美教室改造、校园文化提升等弱项指标,力争今年11月底通过“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区”省级复查验收。
三是坚持补短“准”的思路,普及普惠更加深入。切实加大学前教育补短力度,给政策、大投入、强基建,持续扩大学前教育资源公办、普惠供给,全力攻坚幼有优育突破难题。加快公办园建设启用,建成投入使用公办园4所,新增学位1260个,8所乡镇公办园全面开工;加大省优质园创建力度,学前教育普惠率保持在98%以上,争创省一级园1所,二级园9所,优质园招生覆盖面81%。
三是坚持拓宽“培”的途径,教师队伍更加优化。先后引进教育高层次人才5名,新招聘教师289名,创历史之最。重视人才梯队建设,培育“全国三八红旗手”、正高级教师、市名师、市名校长等荣誉20余人次,8人获省、市教坛新秀,为历年成绩最佳。
四是坚持强化“质”的提升,教育内涵更加深厚。体艺品牌持续擦亮,曙光小学入选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阳光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全市中小学校排球比赛中包揽小学、初中男女组别冠军,实现赛事“四连冠”;孝顺小学在省校园足球联赛中获2个亚军、1个季军;全市艺术节比赛共获2个一等奖,6个二等奖。科技教育打造“金名片”,成功入选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中央电化教育馆)第二批“央馆人工智能课程”规模化应用试点区,实验小学等5所学校入选试点校。在全省全民科学素质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金义小学的“下午三点半”科普课堂得到了卢山副省长的表扬。组织学生参赛获得机器人大赛国家级奖项11个、省级奖项6个。2023年全区中考再创新高,普高上线率提升至63.14%,一级重点高中政策性上线人数达754人,金华一中政策性上线人数首次突破200人大关。超额完成省级民生实事。通过新改扩建、收购转公、挖潜扩招、规范办学等方式,持续扩大公办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完成万博、博文实验二所非标民办学校的停办及转公办学,义务教育段随迁子女就读公办学校率达90.7% ,超过核定的80.9%的目标。
五是坚持筑牢“稳”的底线,护航校园更加安全。投入500余万元,完成全区26所中小学校“安澜工程”建设任务,共增加隐形纱窗6772.4平方米,加装防坠网6207.3平方米,织密校园安全“防护网”。推进民办幼儿园智安校园建设,完成72家幼儿园智安校园建设,完成率达94.73%,1家已完成签约,位全市前列。建立反诈通报、约谈、倒查三项机制,成效明显,今年校园诈骗案件发生率同比下降59.09%。
六是坚持抓住“新”的重点,体育事业更加健康。圆满举办主题为“奔跑吧·金东”的2023金东绿道·浙江马拉松团体赛,赛事网络视频直播及新媒体阅读量破千万,实现赛事“引流”,延续了金东马拉松的品牌影响力。提前完成基层体育场地设施建设任务11项省市政府民生实事,建设进度位居全市前列。竞技体育成绩持续刷新,东亚青年运动会获1金1铜,金国青少年游泳、沙排等赛事获3金1银1铜,省级赛事获7金5银6铜的好成绩。
二、存在问题
一是优质均衡有待进一步提升。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城区人口聚集效应日渐明显,城区人口急剧增加,学校规划建设不足、教育资源不足的矛盾较为突出。
二是高层次人才培育仍需加强。优秀教育人才占比偏低,教师高阶思维能力不足,年轻教师成长偏慢,教师参与教学新变革的主动性偏低。
三是教育内涵发展需进一步深化。学校的自主发展能力、办学个性和活力有待进一步加强;学校文化的感召力、影响力需进一步强化。
三、2024年工作思路
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认真贯彻国家、省市区委和上级教育部门的重大决策部署,锚定“三年打造教育新高地”目标任务,紧紧围绕“读有优校、学有优教、教有优师”的工作重点,做“教育共富”赛道的领跑者,推进全域高水平优质均衡,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着力提高金东教育的“匹配度、满意度、贡献度”。
一是谋划一个体系: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围绕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教育强国”等目标,结合教育“十四五”规划中期评估、近三年各学段生源排摸情况,深化学前普惠、小学领跑、初中强校等工程的机制体系、理论体系、政策体系研究,加强顶层设计,谋深谋实金东教育未来5-10年发展。聚焦薄弱环节,制定科学细致的“一校一策”方案,力争通过“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省级评估,“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创建国家级评估。
二是扩充一批资源:完善教育资源布局。持续推进教育基础设施高起点规划、高水平投入、高质量建设,不断优化教育发展环境,夯实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根基,优化“两项创建”条件。2024年教育项目23个,总投资29.99亿元,谋划金义初中新建、孝顺第二初中新建、东湄科技城小学新建、东湄科技城初中新建、曙光小学改建等5个新建项目,推进实验中学西扩、光南小学新建、曹宅初中迁建等18个续建项目。
三是锤炼一支队伍:打造“四有”教育铁军。优化教师招聘、定向培养和人才引进工作。提高应届优秀毕业生招聘比例,计划年内招聘中小学事业编制教师80人,合同制教师240名。加大青年教师培养力度,通过教师基本功大赛、业务能力测试倒逼教师专业成长,建强金东教育人才“堡垒”。成立覆盖全学段、全学科的名师工作室10个以上,带动青年教师成长。实施专家教师卓越培养计划,借助区级教育智库力量,为优秀教师量身定制“大师名师成长方案”。
四是培育一代新人:培养全面发展时代新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学生爱国、爱家乡等教育,完善中小学生德育目标体系,关心关注学生心理、肥胖、近视、脊椎侧弯等身心健康问题,深化“三全”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再创省健康促进学校金牌1所、银牌4所,实现全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合格率98%以上。持续深化体育、艺术、劳动教育等国家和省级试点区建设,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较上一年下降1个百分点以上,100%中小学拥有体育、艺术特色项目,再创市级劳动示范校3家以上。
五是交好一份答卷:擦亮“学在金东”品牌。持续推进课程建设、课堂教学改革、作业分层改革、初中分层走班改革等,推进小学生综合评价改革,总结推广“双减”工作经验,进一步推动学校减负提质。加强“一校一品”建设升级,力争创成2所以上省现代化学校,建成1-2所“5A级平安校园”,进一步提升教育现代化发展水平。高标准补齐指标短板,对照“双普”创建指标要点形成短板清单,采取“一园一策”逐项整改,加大学前教育投入力度,加快公办园建设,分类整治“低小散”幼儿园,进一步落实教师编制,推动学前教育快速发展。
扫一扫手机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