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在位于曹宅镇五和村的金华市兴旺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社,一家现代化智慧牛场正如火如荼建设中。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养殖业的数字化转型已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我们对原有的基地进行提升改造,希望通过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实现对牛舍环境、饲喂管理、疾病预防等方面的智能化控制,提高养殖效益,减少劳动力成本,优化养殖环境,从而打造现代化养殖基地。”合作社相关负责人介绍。
我区奶牛养殖和乳制品加工业历史悠久,规模较大。相关部门数据显示,全区共有规模奶牛养殖场6家,总存栏4754头,其中1000头以上2家,500-1000头2家,100-500头2家,主要集中在曹宅、赤松、塘雅3个乡镇。
今年以来,我区紧紧把握国家政策导向和资金投向,结合本地畜牧业发展实际,积极响应中央财政支持实施奶业生产能力提升整县推进项目,成功争取中央补助资金2000万元。目前,我区已对第一批奶业生产能力提升整区推进项目立项,涉及金华市兴旺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社等5家奶业主体,计划总投资额2195.5万元,安排财政补助资金1077.25万元,主要用于奶牛场管理用房改建、智慧化牛舍扩建等。
我区围绕奶业振兴总体要求,以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为目标,结合本地畜牧业特点,坚持政府支持、企业主导的方针,补短板、强弱项,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和区域优势,支持奶牛养殖场利用先进设施设备进行智能化改造,提升奶业数字化、智能化、标准化、品牌化、一体化发展水平,整区推进奶牛智慧养殖和奶制品加工能力提升,不断提高我区奶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推动产业跨越式发展。
针对中央下达的奶业生产能力提升整县推进补助资金及试点工作要求,近日,我区研究制定《金华市金东区奶业生产能力提升整区推进项目实施方案》,对区内奶牛场的圈舍、挤奶、运输等环节设施设备改造提升。数字化智能化设备升级等现代智慧牛场建设项目,按不超过项目总投资的50%给予补助,单个主体补助规模不超过400万元。
据介绍,该方案在现有奶牛规模以及生产条件的基础上,按照填平补齐的原则,以降成本、提质量、增效率、延链条为着力点,从智慧牛场建设和奶农养加一体化试点两大方面出发,通过项目建设,助力区内80%以上奶牛养殖推广运用先进的奶牛生产管理系统和控制平台,提升全区奶牛养殖设施装备水平、数字化应用水平,并开展奶农养殖加工一体化试点。预计2024年底项目全部实施完成后,我区成年母牛奶量平均单产达到9吨以上,奶牛存栏增加1100头以上,总存栏达到6100头,年产生鲜乳可达3.6万吨。
(记者 李玲添 通讯员 郑宏冠)
扫一扫手机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