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组织机构 >> 政府部门 >> 区统计局 >> 统计信息 >> 统计分析和解读
  • 信息索引号:

    11330703595751785M/2024-158284

  • 审核程序:

    单位审核公开

  • 发布机构:

    区统计局

  • 发文字号:

  • 发布日期:

    2024-08-01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2024年第7期统计视窗

发布时间: 2024-08-01 14:59 信息来源: 办公室 访问次数: 字体:[ ]

目  录


一、金义新区(金东区)上半年度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二、金义新区(金东区)上半年规上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三、金义新区(金东区)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运行情况分析

四、金义新区(金东区)上半年全区批零住餐运行情况分析

五、金义新区(金东区)上半年建筑业运行情况分析 

六、金义新区(金东区)上半年农业经济形势分析




好中趋稳显韧性  趋优向新强动能——金义新区(金东区)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今年以来,全区上下锚定“干好‘一三五’、实现新跨越”的目标任务,聚力聚焦项目平台产业“三大突破”,坚持以敢促干、以干促赶、以“今天再晚也是早”的拼劲,努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总体来看,上半年全区经济运行整体平稳向好,工业经济继续领跑全市,消费市场持续激活,为攻坚三季度、夺取全年红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一、经济运行向好的特点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上半年全区完成生产总值155.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7.4%,增速位列全市第二位。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6.1亿元,同比增长4.4%;第二产业增加值为69.6亿元,增长9.8%;第三产业增加值为79.5亿元,增长5.7%。

(一)工业经济持续向好,“好”的大势更彰显。今年以来,新区工业企业火力全开,纷纷按下生产“加速键”,同时在外需市场需求回暖及权重企业的有力带动下,规上规下实现“双丰收”,“好”的大势在彰显。一是规上工业引领发展。上半年,全区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214.6亿元,同比增长17.0%,较一季度回升1.8个百分点;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40.9亿元,同比增长18.9%,增速位列全市第一、全省第二。二是规下工业协同发展。全区179家规下样本企业加权后实现营收60.6亿元,同比增长55.2%,其中本年新增的7家非目录样本企业加权后实现营收17.4亿元,同比增长419.4%,拉动全区规下样本企业增速36个百分点;实现规下工业增加值14.7亿元,同比增长7.9%,增速位列全市第二。

(二)有效投资表现平稳,“稳”的基础更扎实。上半年来,全区始终坚持抓项目就是抓发展、抓发展必须抓项目,坚定不移以项目建设全力支撑经济发展之“稳”,固定资产投资总体保持平稳。全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9.5亿元,同比增长16.8%,高于全市增速1.7个百分点,增速位列全市第五。其中完成国有投资60.7亿元,同比增长45.6%,拉动全区投资增速16.8个百分点,是目前全区固投增长的主导力量。制造业投资高速增长,全区完成制造业投资28.9亿元,同比增长65.5%,增速高于全市平均增速50个百分点,增速位列全市第一,全省第四。重大项目支撑作用明显,在润马、纽顿两个权重项目的拉动下,全区亿元及以上项目完成投资额69.7亿元,同比增长15.8%,对全区固投增速的贡献率55.4%。

(三)消费市场迸发活力,“热”的趋势更明显。随着“2024消费促进年”活动顺利实施,汽车消费券、以旧换新等一系列政策落实落细,消费市场加速恢复,发展活力持续迸发。总体上看,

上半年,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4.27亿元,同比增长8.7%,增速位列全市第四。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6.6%,高于全市平均水平4个百分点。从消费类型看,出行类商品消费贡献突出。在汽车购车补贴政策刺激下,汽车类对全区消费市场支撑作用明显。全区限上汽车类完成零售额36.94亿元,同比增长41.5%,拉动全区限上社零增幅19个百分点;升级类消费需求加速释放,全区限上单位化妆品类、金银珠宝类商品零售额快速增长,分别增长4.4%、18.0%;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增长23.4%,其中,能效等级为1级和2级的商品同比增长612.6%。

(四)向新求质不断突破,“新”的动能更强劲。上半年,全区持续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新动能加快培育、新优势加快塑造。新兴产业带动发展,上半年,高新技术、数字经济、节能环保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9.2%、67.4%和71.8%,均居全市首位;新产品加快迭代,实现新产品产值97.4亿元,同比增长42.9%,新产品产值率为45.4%,较同期提高8.2个百分点;新领域投资持续引领,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16.7%,增速高于全市增速94个百分点,位列全市第一,全省第四;新消费市场持续火热,实现新能源汽车销售额20.9亿元,同比增长146.6%,网络新零售额28亿元,同比增长137%。

(五)要素保障持续发力,“保”的底线更牢固。上半年,全区各市场主体各趋于活跃,要素保障支撑有力,先行指标反映良好。一是用电量保持高速增长,实现全社会用电量2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6.4%;工业用电量15.4亿千瓦时,增长36.7%,两项增速分别高于全市14.2个百分点和22.9个百分点,均列全市第一位。二是出口货物发送量稳步提升。上半年,义新欧国际班列累计到发38974个标箱,同比增长9%,去程30366个标箱,同比增长33.5%,其中中欧班列共计到发21376个标箱,中亚班列共计到发16560个标箱,中老国际货运列车共计发送1038个标箱。三是邮政快递业跑出新活力。全区邮政业务总量增速66.3%,其中快递业务量55751.7万件,同比增长76.3%,实现快递业务收入16.3亿元,同比增长80.6%。

二、经济运行存在的压力

总的来看,上半年全区经济向好趋稳,积极因素累积增多,经济韧性持续显现,但下半年,国际环境更加复杂严峻,需求不足制约犹存,投资领域结构性问题突出影响,经济持续向好的后劲显不足。

(一)工业生产好中有忧,增长后劲或将放缓。一是数字经济领域下半年增速压力凸显,主要影响因素是以计算机领域为引领的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生产开始承压,同方计算机、龙芯中科、力积电子等企业从4月份开始产值逐月回落,尤其是进入三季度随着同期高基数的攀升,将拖累全区增速。二是缺少新的增长点。权重企业的一枝独秀,掩盖了其他企业的生产羸弱。上半年规上工业经济的高增速,主要依赖与润马光能的拉动,单家企业对全区产值增速贡献度高达73.7%。剔除润马影响,全区产值增速仅4.4%,亿元以上企业产值增速仅为0.8%。随着下半年润马光能的大基数逐步体现,混凝土企业持续承压乏力,出口企业的增速回落,亟需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投资领域下行风险凸显,项目不足成主因。一是固定资产投资下行显现。主要是新开项目质量不及往期,上半年全区本年新开工投资项目40个,虽然多于去年同期3个,但计划总投资及完成投资远低于同期水平,且区重点项目中还有18个未实质开工,进一步压缩增长后劲。二是建安投资逐月回落,受到房地产市场环境影响,房开项目投资乏力,同时支撑项目纽顿、润马、金漪湖等项目逐步向设备投资倾斜。导致从3月份开始,全区建安投资增速分别为9.1%、5.4%、5.7%、0.5%,呈现明显的下行态势,且有继续扩大风险。三是结构指标短缺或将凸显。交通运输投资负增长的态势短期无法扭转外,而原保持高增长的制造业投资、高新技术产业投资从下半年开始,随着纽顿、润马等项目本年数据的缩减,而基数开始逐步大额体现的双重挤压下,两指标或将出现较大回落态势。

(三)消费市场基数增大,需求仍需提振。一是批发业持续好转难度大。虽然上半年限上批发业销售额降幅较一季度略有缩窄。但三季度、四季度当季限上批发业销售额基数分别为113亿元、155亿元,基数的不断抬升,同时重点企业伦沪、新联辰、海术等业务销售不稳定,批发业销售额要好转存有较大难度。二是汽车基数抬升,零售业面临较大回落风险。三季度零售额的基数为33亿元,主要是去年8-9月消费券政策发放带来的汽车销售高峰。本年若无消费政策刺激,限上社零和零售业销售额形势较为严峻。三是餐饮业仍需增量补充。从上半年看,虽有限上新增的拉动,但受制于限下单位的持续负增长,全区餐饮营业额仍呈负增长态势。三季度要实现由负转正,餐饮业仍需新增量弥补。

三、下一步举措及建议

三季度对全区持续巩固经济回升向好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也是夯实全年发展的重要时期,全区上下须迎难而上、更大力度抓产业、抓项目、抓营商环境,努力推动经济发展继续走出向上姿态。

(一)全力以赴稳生产,提升产业发展质效。一是切实帮助中小企业减负。落实助企惠企各项政策,便捷政策办理流程,全力降低企业融资、用能、招工等成本,切实降低小微企业生产经营负担。继续落实工业有序用电白名单制度,有效应对迎峰度夏期间可能存在的电力缺口。二是加快产业创新和转型升级。做好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和数字化转型,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促进创新成果加快转化落地。围绕新区万亩千亿、智能制造产业平台,强化补链、强链、固链项目招引,加速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前沿产业培育,开辟发展新赛道。三是助力企业稳订单拓市场。支持企业出海拓市场、强化国际物流服务保障、探索二手车出口业务试点,帮助企业拓宽产品销路,恢复和提升出口对工业和制造业生产的支撑拉动作用。

(二)多措并举促消费,增强经济内生动力。做好促消费活动宣传,挖掘市民消费潜力。一是开展消费品以旧换新活动,加大以旧换新补贴政策宣传力度,持续开展家电、汽车以旧换新活动,指导锦绣·第六空间等专业市场开展以旧换新主题展会,全力推动我区消费品以旧换新,促进消费规模扩大。二是促进文旅消费。结合“村BA”、“音乐节”、研学公益等赛事文旅活动,以及“村晚”、本土戏曲等特色文化文娱活动,充分吸引周边县市游客来打卡消费,带动餐饮住宿和文旅消费市场。三是稳定住房消费。做好“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工作,要加大高品质住宅产品供给,利用好房地产新政,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鼓励居民合理住房消费,推动房地市场合理增长。

(三)一以贯之抓项目,积极扩大有效投资。一是加大项目招引力度,强化项目要素储备和统筹推进。争取引进更多大体量、标志性的新产业项目,特别是链主企业和轻资产、收效快的总部集团企业、现代服务业企业,对年内能够形成增量贡献的加快招引。二是加快推进已供地项目的开工力度。根据当前全区重点项目接续乏力的现状,职能部门应加强项目管理,梳理已供地但未开工重点项目清单。督促小远机器人二期、亚孙、李子园、穿山甲等供地未开工区重点项目落地,及早形成实质性工程实物量。三是激发民营投资活力。放宽民间投资公共领域准入限制,以正面清单形式引导民间资本加快进入高精尖产业、基础设施建设等重大项目,强化新赛道项目引进和落地,在营造公平的市场准入环境。



金义新区(金东区)上半年规上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今年以来,全区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做强主引擎,塑造新优势,以新区“稳”“进”“立”为全市大局做贡献。上半年,全区工业经济延续平稳向好态势,增速继续领跑全市。

一、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一)工业生产延续高位增长,重点行业支撑有力。上半年,全区563家规上工业企业保持稳步增长态势,实现工业增加值40.88亿元,同比增长18.9%,较一季度提升0.1个百分点,增速高于全市平均9.6个百分点,位居全市第一。其中,6月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7.37亿元,同比增长19.1%。全区31个行业大类中,21个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增长面为67.7%。累计增加值前十大行业中,有七个行业实现正增长。其中,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242.5%)、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33.5%)、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32.9%)、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21.6%)等行业增速均高于全区平均水平,合计拉动全区增加值增速14.9个百分点。

(二)新兴产业加速发展,创新动能不断增强。近年来,我区坚定不移瞄准赛道,强化产业链,推动新兴产业转型升级。上半年,高新技术、数字经济、节能环保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9.2%、67.4%和71.8%,增速均居全市首位。装备制造业发挥“压舱石”作用。上半年,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5.5%,高于全市平均26.3个百分点,拉动增加值增速13.5个百分点。规上工业新产品产值同比增长42.9%,新产品产值率为45.4%,同比提高8.2个百分点。同时上半年全区实现研发费用8.84亿元,同比增长36.2%,创新研发热情不断增强。

(三)小微企业活力迸发,民营企业动力增强。小微企业持续健康发展,为规上工业发展增添活力。上半年,全区小微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0.1%,增速分别高于大型企业、中型企业15.8和4.3个百分点,拉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5.0个百分点。随着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不断优化,政策支持、法治保障不断增强,民营企业为工业增长增添动力。上半年,规上民营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9.0%,拉动全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8.3个百分点,增长贡献率达96.9%。

(四)企业经营效益向好,收入利润齐增长。上半年,规上工业实现营业收入215.06亿元,同比增长15.2%,增速比一季度提升0.5个百分点。规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7.21亿元,从一季度扭亏为盈到上半年同比增长74.1%。分行业看,全区31个行业大类中,21个行业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实现增长,增长面均为67.7%。规上工业营业收入利润率为3.4%,较同期提高1.2个百分点。规上工业劳动生产率为18.9万元/人,同比增长11.1%。


二、工业运行存在的问题

(一)持续向好后劲不足,新增企业动力不强。一是部分重点亿元企业仍处低位增长。上半年,润马光能实现的工业总产值占全区规上工业企业比重10.7%,拉动全区产值增速12.5个百分点,若剔除润马,全区产值增速仅4.4%,亿元以上企业产值增速仅为0.8%。下半年,随着润马光能的大基数逐步体现,全区工业经济要持续保持平稳向好的态势承压显著。二是新增企业规模小、动力不强。2023年年度新增和2024年月度新增企业上半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2.6亿元,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仅5.9%,仅有4家企业半年产值超5000万,仅拉动全区规上工业产值增长2.2个百分点。

(二)部分重点行业存在下行压力,回暖趋势尚不明显。一是光伏产业迭代风险。在光伏产业保持高速增长的同时,也进入了新一轮的行业震荡周期,产业阶段性供需失衡、产业链价格快速下滑、企业经营承压等。瑞格金电、格普光能两家企业因产品迭代,产值下滑明显,两家企业上半年累计下拉全区产值增长4.0个百分点。目前我区龙头企业润马光能以N型电池为主,随着新修订的《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对产品的技术标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警惕后续产品迭代产生的下行风险。二是混凝土行业回暖趋势不明显。由于房地产行业持续疲软、基建房建项目缺失,加之混凝土企业整体订单和需求偏弱,产品价格低迷。如交投建筑、浙通混凝土、晟泰混凝土、金厦混凝土、绿建建筑等5家亿元企业上半年产值合计下降3.45亿元,下拉全区产值增速1.88个百分点。

(三)企业抗风险能力趋弱,经营信心不强。一是应收账款增加,存货增多。在内需不强,外需减弱的压力下,企业账款回收困难,影响企业的销售,造成库存积压,进而影响后续扩大生产。上半年,全区规上工业企业应收账款同比增长15.7%,产成品存货同比增长34.2%,产成品存货周转天数23天,同比增加1.9天。二是企业信心不强。根据二季度景气调查显示,超七成企业预计三季度的经营情况仅为一般或不乐观。受中美贸易摩擦的影响,64.7%的企业表示二季度订单较去年同期较少。从订单看,78.7%的企业接到的产品订货量处于正常水平,15.9%低于正常水平,仅5.4%高于正常水平。

三、下一步工作建议

(一)深耕重点,驱动总量提升。加强对重点企业、重点行业的监测,帮助解决市场开拓、要素保障等问题,落实“一企一策”,及时协调解决企业堵点、难点问题,并鼓励企业加大研发,助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鼓励企业走出去“抢订单”,积极搭建平台为企业在内部“找订单”,开拓国内外市场,构建内销外贸双循环体系,形成协同发展新局面。

(二)培育新增,激活潜力蓝海。全面掌握“小升规”培育企业存量底数,培育一批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为全区工业发展增添新动能。紧盯新项目、大项目及早建成投产,发挥新建企业无同期数对工业经济带动的“杠杆效应”。密切跟踪关注监测新入库企业生产状况,深入对接企业发展需求,着力落实各项减税降费政策,推动政策红利及时、足额传导至企业,减轻企业成本负担。

(三)强化招引,优化经济增量。聚焦新质生产力,大力推进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变,针对性开展强链、补链、延链精准招商。围绕产业链条、同类集聚、配套服务三个重点,优化区域产业结构,进一步推进“招而未落”项目落地,加快“在建未投”项目的达产进度,以项目的“进”支撑经济的稳。





金义新区(金东区)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情况分析


上半年以来,全区紧扣平台项目产业“三大突破”专项行动,全力以赴推动项目建设有序进行,固定资产投资总体保持平稳。但在月度基数明显抬高,部分重大项目的竣工,新开工项目的增量不足等多重因素叠加下,指标下行压力开始显现。

一、基本情况

1-6月,全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9.5亿元,同比增长16.8%,较上月回落6.2个百分点,列全市第五位。其中完成国有投资60.7亿元,占总量比重为50.8%,同比增长45.6%,拉动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8个百分点,民间投资55.79亿元,占比46.7%,同比下降1.6%,国有投资增速快于民间投资,是目前全区投资增长的主导力量。

二、运行特点

(一)制造业投资增势良好

1-6月,全区完成制造业投资28.9亿元,增长65.5%,增幅列全市第1位,高于全市平均增速50个百分点,高于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速48.7个百分点,对全部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66.6%。特别是润马、纽顿两个重点项目贡献突出,占全区制造业投资的比重达到67.5%,支撑作用明显。

(二)高新技术产业投资持续高位

1-6月,全区完成高新技术产业投资25.5亿元,同比增长116.7%,增幅列全市第1位,高于全市平均增速94个百分点,高于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速99.9个百分点。其中,以润马光能为代表的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同比增长达10倍余,成为拉动高新技术产业投资的重要力量。

(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投资平稳增长

今年以来,全区积极推进政府专项债及增发国债项目开工建设,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投资保持平稳增长。上半年,全区完成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8.5%,公共服务投资增长16.1%,累计拉动全部投资增长1.2个百分点。

三、需关注的问题

(一)从项目入库情况看,存量挖潜有限增量补充不足

在库计划总投资5亿元以上的46个项目中,润马、纽顿、G235国道等26个项目已竣工或接近竣工,上半年新增项目只有金华市中心医院、半导体产业园、旭瑞、科创智谷、嘉化氢能5个项目。1-6月全区本年新开工投资项目40个,多于去年同期3个,但项目计划总投资80.65亿元,同比下降16.4%,本年完成投资5.6亿元,同比下降18.2%。随着去年下半年润马、纽顿、金漪湖板块众项目快速推进,大额基数集中体现,而新开工项目增量不足,总投资增速下行态势会逐步明显。截止目前区重点项目中还有18个已供地但未实质性开工或未开工而没有入统。

(二)从重点项目推进情况看,建安投资增长乏力

上半年全区完成建安投资69.3亿元,增长0.5%,较一季度回落8.6个百分点。从3月份开始,全区建安投资增速分别为9.1%、5.4%、5.7%、0.5%,呈现明显的下行态势。从计划总投资亿元及以上项目投资(不含房地产项目)情况看,106个项目本年完成投资69.74亿元,占全部项目投资的89.6%,同比增长15.8%,低于项目投资增速11.5个百分点。从数据构成情况看,亿元以上项目设备投资占比明显升高,比重为18.1%,高于同期14.1个百分点。而完成建安投资43.69亿元,负增长2.1%,低于全部项目建安投资增速2.6个百分点。


(三)从投资结构看,部分指标下滑态势明显

民间投资:受到房地产市场环境影响,房地产企业存在较大的去化压力和资金压力,新开工能力不足且意愿不强,民间房地产开发意愿明显下降。从2023年到2024年6月为止新入库项目来看,总计新增13个房地产项目,其中只有悦品、和品、翠语兰庭3个民间项目。从完成投资来看,上半年全区完成民间投资55.78亿元,下降1.6%,较一季度回落8.1个百分点。其中民间房地产投资28.45亿元,同比下降21.2%,低于民间投资19.6个百分点,下拉民间投资13.5个百分点。从生产端相关指标看,1-6月在库房开企业到位资金同比下降17.6%,房开项目房屋施工面积同比下降2.7%,其中本年新开工面积同比下降56.7%,各指标持续处于下降态势。民间房地产投资乏力,势必造成全区民间投资增长承压。

制造业投资、高新技术产业投资:目前看,两指标都高速增长,但从下半年基数看,制造业投资月均量5.6亿元,高新技术产业投资4.5亿元,去年全年和今年上半年支撑两指标的项目是纽顿和润马,特别是今年上半年两项目投资占两指标的比重达70.9%、80.3%,而下半年基本没有投资增量。新增项目科创智谷、半导体产业园等项目增量远不足以补充,预计下半年两指标增速将会呈现明显下滑态势。

四、建议

(一)加快推进已供地项目的开工力度。根据当前全区重点项目接续乏力的现状,职能部门应加强项目管理,梳理已供地但未开工重点项目清单,加快落地建设一批。督促小远机器人二期、亚孙、李子园、穿山甲等供地未开工区重点项目落地,及早形成实质性工程实物量,为投资稳增长注入活力。

(二)部门高效联动强抓项目管理。部门联动要常态化,注重资源整合,发挥管理职能,细化责任分工,靠前一步主动作为,形成工作合力, 对重点项目清单化管理、全过程追踪,从项目立项、施工建设、入库纳统等环节服务都要精准化管理,及时协调解决卡点堵点问题。针对投资数据体现缓慢的重大项目,各项目主管单位要及时跟企业对接、沟通,强化项目督查和动态跟踪管理,确保重点建设项目按计划进度如期建设,为投资稳定增长提供坚实的支撑。

(三)补齐短板抓产业结构优化。去年以来,全区工业技改资一直呈现负增长状态。2023年全区技改投资完成额15亿元,同比下降17%;今年上半年全区完成技改投资3.43亿元,同比下降44.4%,总量只占工业投资比重的11.4%,低于全市29.7个百分点。应继续贯彻落实稳经济一揽子有效措施,有力调动民营经济活跃度。通过持续推进工业技改,充分激发民营经济发展主体投资积极性。发挥政府投资带动作用,以地方专项债资金的“四两拨千斤”牵引,引导民间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




金义新区(金东区)上半年全区批零住餐运行情况分析


上半年,全区市场需求持续改善,出行类商品贡献突出,吃穿用类和升级类商品消费需求不断释放,消费市场总体呈现较强发展韧劲,延续稳步复苏良好态势。

一、基本情况

上半年,全区批发业销售额同比下降9.2%,较一季度收窄3.1个百分点;零售业销售额同比增长24.7%,居全市第1;住宿业营业额同比增长10.8%,居全市第2;餐饮业营业额同比下降2.4%,较一季度收窄0.1个百分点;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4.27亿元,同比增长8.7%,居全市第4。


上半年批零住餐相关指标情况

指标

增速(%)

位次

批发业销售额

-9.8

10

零售业销售额

24.7

1

住宿业营业额

10.8

2

餐饮业营业额

-2.4

9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8.7

4


二、消费市场运行情况

1.吃穿用类保持较快增长。随着五一、端午等节假日的到来,居民居家外出采购较多,基础生活类消费明显增长。1-6月,限上单位中吃穿用基本生活类零售额同比增长9.25%,其中粮油食品、饮料、烟酒、服装鞋帽针纺织品、日用品类零售额分别同比增长6.4%、10.4%、6.9%、1.1%、29.1%。

2.升级类消费需求不断释放。随着政府“以旧换新”政策的推进实施,且伴随消费者的消费观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居民对升级类商品的需求不断释放。1-6月,全区限上单位化妆品类、金银珠宝类商品零售额快速增长,分别增长4.4%、18.0%;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增长23.4%,其中,能效等级为1级和2级的商品同比增长612.6%。

3.出行类商品消费贡献突出。在全区汽车购车补贴政策刺激下,汽车类对全区消费市场支撑作用较大。1-6月,全区限上汽车类完成零售额36.94亿元,同比增长41.5%,拉动全区限上社零增长19个百分点。

三、需关注的问题

1.重点企业不稳,批发业持续好转难度大。6月,综保区内22家重点批发业企业完成销售额22.72亿元,增长36.9%,拉动全区当月限上批发业销售额增长16.2个百分点,促使上半年限上批发业销售额降幅较一季度略有缩窄。但从下半年看,三季度、四季度当季限上批发业销售额基数分别为113亿元、155亿元,基数不断抬升,重点企业伦沪、新联辰、海术等业务销售不稳定,全年批发业销售额受重点企业影响波动较大。

2.汽车基数抬升,零售业面临较大回落风险。从2024年三季度基数看,汽车企业销售额三季度基数为39亿元,零售额三季度基数为33亿元,且基数逐月抬升,主要原因为同期8-9月消费券政策发放带来的汽车高基数负担。若无消费政策刺激,限上社零和零售业销售额形势较为严峻,存有较大回落的风险。

3.限下样本负增长,餐饮业转正仍需增量补充。2023年疫情防控放开后,接触性消费逐步提振,住餐类消费加快释放,一定程度加快了消费市场的复苏;2024年随着婚宴、集体聚餐等消费热情的逐步消退,住餐业消费有所回落。从上半年看,虽有限上单位(个体户)的新增增量拉动,但受制于限下餐饮样本持续的负增长,全区餐饮营业额仍呈负增长态势。三季度要实现由负转正,餐饮业仍需大量新增量弥补。

四、下一步建议

1.拓展新增增量挖掘潜力。一方面依靠商务、投促等部门的大力招引,将优质的贸易企业招引到区内。另一方面依靠商务、统计、税务等部门联合各镇(乡、街)通力协作,积极排摸符合限额标准月度纳统的企业,确保及时入库纳统。

2.把握关键节点稳住增长。一是贯彻落实“两新”政策。落实国家扩大国内需求政策,稳定和扩大传统消费,提振汽车、家电市场,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二是持续关注限下样本增速情况。特别是零售业,二季度剔除超限单位,当季增幅仅为0%;餐饮业,限下样本负增长对全行业下拉作用极为明显。

3.紧抓重点企业稳定回升。建议商务局一方面持续加强对重点企业的关注调研,关注体量较大企业和波动异常企业的经营状况,保持目前在库企业健康稳定发展;另一方面加强政企合作,紧盯一企一策重点企业,防止业务外流,指导头部批发业企业业务规模回升。


金义新区(金东区)上半年建筑业运行情况分析


上半年,全区建筑业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生产形势总体保持良好,展现了较强的增长动力。央企的入驻成为全区建筑业发展的新亮点,但同时也凸显了存量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困境与转型需求。需进一步深化招引工作,强化企业扶持与引导,促进我区建筑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建筑业运行基本情况

上半年,全区在库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或专业分包建筑业企业(以下简称“总专包建筑业企业”)共完成建筑业总产值63.5亿元,同比增长27.3%,增幅较去年同期提高11个百分点,位居全市第三,增速持续高于全市平均(见下图)。从构成看,建筑工程产值58.0亿元,同比增长27.7%;安装工程产值1.8亿元,增长28.8%。



二、建筑业企业运行亮点

2023年,我区成功招引了中建三局第一建设工程(浙江)有限责任公司、浙江旭瑞绿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等优质集团企业的子公司入驻,这些“新鲜血液”的加入,迅速成为我区建筑业发展的新引擎,为全区产值保持较高增长作出重要贡献。具体而言:

(一)促进房屋建筑业逆势增长。上半年,住宅类房屋建筑业延续下滑趋势,完成产值12.6亿元,同比下降12.4%;但是,厂房、写字楼、仓库建设等非住宅类建筑业异军突起,上半年完成产值28.6亿元,增速达到473.6%(见下表),其中新增重点企业贡献非住宅房屋建筑业产值19.6亿元,成为推动整体房屋建筑业产值逆势增长112.6%的关键因素。


表1 2024年一季度分行业建筑业总产值

行业

产值

(万元)

同比增长(%)

占比

(%)

建筑业总产值

634943

27.3%

100.0%

房屋建筑业

412836

112.6%

65.0%

其中:住宅房屋建筑

126387

-12.4%

19.9%

其中:非住宅房屋建筑

286450

473.6%

45.1%

土木工程建筑业

163478

-27.7%

25.7%

建筑安装业

20445

11.0%

3.2%

建筑装饰、装修和其他建筑业

38183

7.2%

6.0%


(二)推动省外市场份额再扩大。上半年,全区总专包建筑业企业完成省外产值18.7亿元,同比增长438.1%,其中新增重点企业贡献省外产值13.7亿元,拉动全区省外产值增长396.1个百分点,推动了全区省外产值的高速增长。

(三)提供产值增长持续动力。上半年,全区总专包建筑业企业新签合同额80.8亿元,同比增长97.7%,其中新增重点企业新签合同额18.8亿元,拉动全区新签合同额增长50个百分点,为全区建筑业产值持续增长提供了较强动力。

三、需要关注的问题

(一)存量企业面临挑战,需寻求突破。在新增企业大放异彩的同时,我区存量企业却面临着不小的挑战。上半年,若剔除两家新增重点企业净增量,全区143家在库总专包建筑业存量企业总产值仅41.4亿元,同比下降12.7%,其中,有72家企业产值出现下滑,下降面由一季度的40%扩大至50%,显示出存量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压力与困境。 

(二)市场竞争加剧,民营企业承压。受房地产经济下行趋势影响,众多国企央企为求生存发展,纷纷向下延伸竞争领域,加剧了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导致本地企业面临严峻挑战,部分市场份额流失。景气状况表显示,受访的84家私营建筑业企业中,有68家企业表示业务量有所减少,占企业比重的80.9%,这68家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23.4亿元,同比下降8.8%,下拉全区建筑业产值增长4.5个百分点。

(三)企业资金压力大,经营风险增加。上半年,全区总专包建筑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70.8%,较去年同期提高9.5个百分点,其中资产负债率高于70%的有104家,占全区总专包建筑业企业的59.4%,其中有有35家企业负债高于资产。过高的资产负债率会增加偿债压力、财务风险及融资难度,限制经营灵活性,影响企业稳健发展。

四、工作建议

(一)积极引导企业转型升级。贯彻落实国家出台的《“十四五”建筑业发展规划》关于智能建造与新型建筑工业化的协同发展的相关部署,积极引导如浙江八咏公路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开元机电集团有限公司等本土实力企业,在产值承压之际寻求新突破,向智能建造、绿色建筑等领域精准定位,实现错位发展。并且,鼓励一批中小型企业在“小型化、精细化、专业化”方面深耕细作,聚焦于某一细分市场,通过深耕细作构建竞争优势,促进与龙头企业的优势互补。

(二)强化优质企业引进与监管机制。当前全区建筑业的稳健增长主要得益于新招引的重点企业所作出的显著贡献。为保持并加速这一增长态势,需继续深化招商引资工作,积极营造吸引优质建筑业巨头入驻的优越环境。同时,构建并强化严格的企业资质与技术实力审核机制,确保每一份引进都能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动力;建立健全后期监管与跟踪服务体系,实施对引进企业的动态管理策略,不仅关注其初期入驻成效,更重视其长期健康与可持续发展。

(三)积极倡导企业联合体投标模式。鼓励和支持我区具备实力的建筑业企业,主动与国央企及外地大型建筑企业携手,组建联合体共同参与重大基础设施工程、EPC(工程、采购、施工一体化)项目的竞标,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能够有效缓解单一企业的资金与人力资源压力,降低经营风险,还能通过资源整合与优势互补,显著提升项目执行效率与质量,共同推动全区建筑业高质量发展。  



金义新区(金东区)上半年农业经济形势分析


今年以来,金东区狠抓生产保供给,乡村建设促振兴,多措并举稳增收,农村经济稳步发展。据统计,上半年全区实现农业总产值13.45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4.4%,其中农业产值8.64亿元,同比增长2.1%,林业产值0.14亿元,同比增长20.2%,牧业产值3.70亿元,同比增长10.6%,渔业产值0.62亿元,同比增长3.5%,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产值0.35亿元,同比增长5.0%,分行业总体均呈增长态势,上半年农业经济增速较全市高0.1个百分点,在全市各县市中排名第四。

一、基本情况

1.从农业生产方面看,上半年蔬菜、水果及花卉苗木种植面积产量增长,而粮食作物面积产量大幅下降。今年上半年特色农产品园林水果收获产量、蔬菜及食用菌产量分别为2.25、7.12万吨,分别同比增长6.51%和1.43%;上半年花卉苗木存量种植面积4.9万亩,出售盆栽类园艺121.24万盆,分别同比增长2.62%和6.33%;夏粮播种面积1.69万亩,总产量0.38万吨,分别同比下降8.5%和15.0%。上半年种植业产量拉动农业总产值增长1.4个百分点,其中水果和花卉苗木对农业总产值增长贡献率为21%。

2.从牧业生产方面看,生猪、牛、家禽、鹌鹑蛋生产出栏增长较快,鸡鸭鹅蛋及牛奶产量下降。上半年生猪、牛、家禽出栏分别为8.67、0.14、109.69万头(只),分别同比增长9.66%、112.04%、18.19%;上半年牛奶产量、禽蛋产量1.03、0.13万吨,分别同比下降6.29%和11.7%;上半年鹌鹑蛋产量1.3万吨,同比增长19.82%;上半年畜牧业产量拉动农业总产值增长2.6个百分点,其中生猪和鹌鹑蛋对农业总产值增长贡献率为65%。

3.从林业生产方面看,木材砍伐量上半年增长较快。上半年木材砍伐量6228.6立方米,同比增长97.05%。林业产量拉动农业总产值增长0.1个百分点,其中木材砍伐量对农业总产值增长贡献率为4%。

4.从渔业生产方面看,淡水渔业生产平稳增长。上半年淡水渔业水产品产量0.49万吨,同比增长3.46%,其中淡水捕捞产量0.05万吨,同比增长4.67%,淡水养殖产量0.44万吨,同比增长3.32%。渔业产量拉动农业总产值增长0.2个百分点。

二、需关注的主要问题

1.时刻关注金华-义乌铁路三、四线及引入金华地区相关工程征迁,对我区农业造成的影响。据了解,今年金华至义乌铁路三、四线征迁涉及10个乡镇44个村,土地面积近5000亩,目前该项目土地附着物正在持续清表中,预计我区今年下半年至明年上半年经济作物及花卉苗木、水果等种植面积持续下降,影响种植业产值稳定增长。

2.时刻关注优势产业生猪存栏持续下降,对我区畜牧业产值造成的影响。上半年生猪存栏9.46万头,同比下降37.5%,环比下降5.6%,能繁母猪存栏0.92万头,同比下降31.6%,环比下降1.9%,两项均为近三年以来存栏数最低,将直接影响今明两年生猪产能。目前全区在统的68家生猪规模户中,有14家存栏几乎为零,存栏下降主要是非瘟疫病及金义铁路三四线征迁影响而导致的。从目前生产趋势看,下半年生猪出栏下降已成必然,将影响农业总产值增长。

3.时刻关注天气变化对粮食生产产生的影响。今年上半年雨水偏多,小麦发生赤霉病较为严重,已经影响小麦生长。下半年如出现与去年一样的持续高温干旱天气,将对单季晚稻产生不良影响,应提前做好安全生产防范工作,继续立足防大旱、抗大灾,未雨绸缪、主动作为,加强灾情监测调度,最大限度减轻灾害损失,保障粮食生产安全。

三、主要建议

1.拓展渠道,全面提升种粮水平和收益。继续保持鼓励粮食生产倾斜政策,稳定粮食作为重要国家战略物资的安全保障作用。加强粮食品种结构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提高科技含量,重视品牌建设,提高产品附加值,提升粮食生产效益。加大对粮食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的培育,促进粮食生产、服务、加工、市场有效衔接,延长粮食产业链,提高粮油产品加工转化率和附加值,有效规避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

2.强化管控,全力保障生猪生产健康发展。在适当放宽养殖条件、倾斜养殖用地的基础上,加大力度推进现代化、规模化猪场改造建设,提升养殖效能,加强疫病抵抗能力。同时做好种苗调配、生产资料供应,尤其是确保动物疫病防控力度,加强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特别是深化推广生猪价格指数保险,降低养殖风险,提升养殖户出栏积极性,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

3.多措并举,全盘提高各项作物防灾减灾能力。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强耕地质量建设,提高农田旱涝保收水平,增强抗灾减灾能力。同时,进一步扩大中央政策性农业保险目录,支持开展特色农业保险,加快建立财政支持的农业保险大灾风险分散机制。做好旱涝趋势监测预报服务和影响评估,及时发布气象预警信息,提升防灾减灾技术支持和服务。


扫一扫手机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