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信促贷”创新融资供给改革 “绿税通”助力绿色低碳发展
发布时间: 2024-08-29 09:54

一、背景需求

(一)背景意义

近年来,以欧盟与美国为首的经济体相继出台碳关税政策,以形成新的贸易保护壁垒。今年10月1日起,欧洲碳边界调整机制(CBAM,又称碳关税)协议将正式生效,对我国营商环境将形成新的外部冲击。

2023年7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着力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有效降低发展的资源环境代价,持续增强发展的潜力和后劲。”

信用如何帮助企业应对新的贸易保护壁垒,如何服务绿色低碳发展,如何服务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已成为一个新的时代课题,迫切需要解决。

(二)整体介绍

为有效解决企业碳排放核算难、成本高、绿色金融服务能力建设不足等问题,更好发挥税收对市场主体绿色低碳发展的促进作用,浙江省税务局联合金融机构创新“银税互动”产品,在全国率先推出绿色金融服务“绿税通”,通过“数字税务+绿色金融”联动,帮助企业获取绿色信用贷款为从融资的“供给侧”实现全省绿色低碳产业“结构性改革”。

自2022年4月“绿税通”服务平台在湖州、金华试点以来,已引导18家银行开发“绿税贷”金融服务产品20个,累计授信19.37亿元,有效帮助小微企业将纳税信用、减碳成果转化为融资资本。同时通过“数字税务+绿色金融+三三智检”联动,坚持多跨协同、信息共享,构建三色三策评价体系,推动出口企业绿色健康发展。

二、主要做法

(一)指标体系以及核心构建

“绿税通”服务平台创新构建绿色认定评价和企业用碳核算机制,帮助银行全方位了解企业状况、提高融资审批效率,为相关配套扶持政策的落实以及金融市场的投资决策提供依据:一是企业碳图谱指标体系,精准核算企业涉碳实况;二是企业稳定经营指标体系,评定企业是否守信经营、是否稳定运行;三是ESG绿色评价体系,评价企业是否绿色环保、是否可持续发展。

三大指标体系,也对应着三大核心构建:“绿色融资主体ESG评价系统”、“信贷资产碳核算系统(碳图谱)”以及“金融数据引擎”。

一是“信贷资产碳核算系统(碳图谱)”,对应企业碳图谱指标体系,随着金税工程、发票电子化的稳步推进,税收大数据具备了精准绘制企业“碳图谱”的计算能力。通过企业发票信息可以精确测算能源消耗(电力和热能)、化石能源燃烧(油气煤),通过企业财务报表数据可以精确计算工业增加值(工资、折旧、税金、税后利润)等运营数据。企业基础信息和经营情况的稳定掌握,使我们可以充分勾画企业的“涉碳实况”。

二是“金融数据引擎”,依托省市大数据局统筹建设的公共数据平台及金融专题数据库,归集金融数据、产业数据、企业数据和公共数据,实现数据的采集、清洗、存储、共享与交换一站式集成,为“绿税通”服务平台提供统一数据平台和共性数据支撑。

三是“绿色融资主体ESG评价系统”,对应ESG绿色评价体系,根据企业的业务表现、企业经营的环境表现和社会表现,旨在通过构建层次分析模型对绿色企业的绿色程度进行评价,并出具独立的评价结果,将企业划分为深绿、浅绿、中绿和非绿4个等级,为相关配套扶持政策的落实以及金融市场的投资决策提供依据。

(二)运作机制

“绿税通”将是浙江省税务局落实中办、国办《关于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意见》,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的生动实践,项目的核心是税收大数据的深度应用,信用数字化赋能的具体实现。

企业通过“绿贷通”网站或微信公众号,线上一键式浏览、搜索、申请全市各家银行机构的“绿税贷”产品,实现贷款申请、评估、授信、放贷“一站式”办理。

银行等金融机构,依据企业授权,向“湖州金融数据引擎”申请使用“碳图谱”数据、ESG评价等相关数据,进行评价、放贷。

(三)应用结果数据反馈至省公共信用信息平台情况

“绿税通”服务平台,扎根于“绿贷通”网站,对接省、市大数据发展管理局及第三方的相关数据,与省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实现数据交互,提升银行机构授信审批效率。数据的采集、清洗、存储、共享与交换一站式集成,为“绿税通”服务平台提供统一数据平台和共性数据支撑。

三、运用成效

“绿税通”服务平台,通过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多跨协同运用,成为全省信用数字化改革成果的重要展示窗口,有效助力营商环境改善,助力优化经济生态环境。

1.金融服务成效:绿色融资一键即来,服务方便快捷

“绿税通”服务平台实现“数字税务+绿色金融”联动,有效缓解了企业碳排放核算难、成本高、金融机构开展绿色金融服务能力建设不足的问题。企业可以在“绿税通”平台实现线上一键式浏览、搜索、申请全市各家银行机构的“绿税贷”产品,通过自身的节能降碳、高效发展获得银行低息信用贷款,实现贷款申请、评估、授信、放贷“一站式”办理。

2.行业监管成效:引导绿色产业培育,助力风险防范

企业通过“绿税通”平台,获得一站式税收服务和金融服务支持,激发企业环保内生动力,进一步助力绿色低碳产业培育。企业可通过碳效等级(高碳高效、高碳低效、低碳高效、低碳低效)的变化,自查在环保达标、生产经营、能源浪费、投入产出不匹配等经营风险,实现自我更新、绿色成长。

例如,湖州某机械设备公司,因资金压力,通过“绿贷通”网站,向湖州某银行申请“绿色三电贷”,依据企业授权,银行通过“绿税通”服务平台获取相关指标信息:该企业纳税信用为A级,运营稳定、诚信,通过税务大数据测算,2022年度的碳排放量为553.08吨,碳排放强度仅为0.06,是碳效一级、低碳高效企业,企业ESG认定评价得分为68.55分,比上期提升2.1分,高于全市企业ESG平均12.5分,为深绿企业。经过快速审批、急速到账,银行向该企业提供授信总计4000万元,利率低于一般贷款利率1.8%,至目前已实际发放1200万元,市财政同步下发绿色企业贴息补助10.5万元。

此外,“绿税通”在金华试点,探索了纳税信用在出口退税、留抵退税等内部业务经办环节的深化运用。以金华某毯业公司为例,该企业纳税信用良好、出口相关指标稳定、财务指标无异常赋分,被评为绿码企业,通过出口退税绿色通道快速办结,快速退税。该企业2023年上半年办理出口退税2888万元,平均退税时长由6个工作日缩短为0.19个工作日。退税款的及时到账,给企业发展注入极大的动力。

3.公共服务成效:助推绿色理念推广,探索服务创新

采用市区县联动、线上线下联动、政府部门与金融机构联动的模式,承接各类绿色低碳税收政策的宣传、落实工作,更好发挥税收对市场主体绿色低碳发展的促进作用,加大对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支持力度,引导企业绿色低碳转型,打造服务碳达峰碳中和新模式。

4.社会治理成效:以信养信以信申贷,实现多方共赢

“绿税通”服务平台,通过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多跨协同运用,成为全省信用数字化改革成果的重要展示窗口。通过税收大数据全景式展现企业能源消耗情况,结合涉税数据和纳税信用等级信息的深化应用,着力推动“碳图谱”评价模型在银行利率定价、绿色银行监管、央行再贷款中的充分应用,实现税企银政多方共赢。

下一阶段,浙江省税务局将进一步推广“绿税通”服务平台,持续深化涉税数据在经济运行研判和社会管理等领域的深层次应用,合力推出“碳账户”管理,努力推动能源结构、产业结构向绿色低碳方向转型,打造服务碳达峰碳中和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