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在金东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和金华市局的正确领导下,金东区应急管理局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指示精神,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坚持统筹安全和发展,以基层应急消防治理体系建设为主线,通过构建风险防控体系、夯实基层治理基础、打造防御灾害格局,实现安全生产事故起数和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50%和20%,自然灾害“零伤亡”。应消站建设成效得到应急管理部副部长、国家消防救援局局长的调研肯定。圆满承办“全国各级应急指挥部建设现场会”“金华市新型灭火装备集中展示活动”。
一、2024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坚持一体推进,积极构建“大安全”风险防控体系
切实履行安委会牵头抓总职责,进一步优完善体制机制,强化统筹协调职能。一是强化责任落实。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安全生产,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指示精神、组织观看安全警示片、听取安全生产工作汇报12次,先后召开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推进会3次。二是完善工作机制。高效运行安全生产“4353”工作范式,制定印发“三管三必须”实施细则、“三单三报一谈”制度,压紧压实“四方责任”,累计发出警示单1份、工作提示单14份、交办单41份,约谈乡镇3个,倒查问责相关责任人9名。三是深化综合治理。统筹推进治本攻坚三年行动,突出7大重点行业领域、19个行业系统,围绕“源头防、人防、技防、工程防、管理防”,深入开展源头治理、排险除患。目前,检查各类生产经营单位2.8万家次,交办问题隐患7.6万余处,问题整改率100%。
(二)坚持重心下移,不断夯实“大应急”基层治理基础
坚持“基层基础+群防群治”,推进标本兼治、固本强基、常态长效、长治久安。一是推进强基固本。全区12个乡镇(街道)实现应消站全覆盖,并100%通过市县两级验收。其中,多湖、傅村、塘雅、岭下应消站获评市红旗单位;多湖、塘雅获评市级示范应消站。基层应消工作全面融入“141”基层治理体系,2.16万家单位场所全量纳入“基层智治综合应用”,由785名网格员实施分级分类全覆盖管理,排查整改隐患70507个,整改率99.9%。完成47名乡级执法人员专项轮训,大力推进乡镇(街道)执法办案能力,各乡镇(街道)共办理委托执法案件144起,累计金额56.93万元。二是重塑指挥体系。围绕金华市“114”应急指挥部体系建设总体框架,系统性构建平时“1+6”模块化编组应急值守,战时“1+8”专业模块入驻现场的“1618”平战转换指挥救援机制,推动区应急指挥部成为区委区政府指挥处置灾害事故主平台。区领导先后在应急指挥部指挥处置暴雨洪涝、台风等突发事件10余起。三是推动群防群治。以应知应会为重点,广泛开展应急安全常识进企业、进单位、进学校、进社区、进家庭活动,一盘棋推进“开工第一课”等活动,进一步营造“人人能自救、个个会逃生”浓厚氛围。目前,共组织开展各类培训29万人次,组织逃生演练1148次,应知应会自救互助教育培训14.1万余人,曝光突出问题2005个,公布典型案例76个。
(三)坚持关口前移,全面筑牢“高质量”发展安全底座
坚持“隐患不排查、问题不整改就是事故”理念,紧盯重点领域,推动防控关口前移。一是强化高效监管。针对涉爆粉尘、危化、有限空间、锂电池等重点行业,联合多部门和属地乡镇开展“综合查一次”,累计检查企业291家,整改重大隐患312条,整改率100%。二是强化主动服务。打造囊括工贸危化、特种设备等重点领域的“安全专家库”,并向社会公开联系方式,实现全区资源共享。同时,局机关设立服务热线,为企业提供全天候安全生产咨询服务,确保企业问题得到及时解决。目前,已开展上门服务41家次,解决相关问题52个。三是强化风险保障。在全市率先开展一般工贸安责险试点工作,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保本微利、强化服务”原则,探索建立具有金东辨识度的“保险+服务”安责险新模式,通过由政府引导保险公司提取适当保费用于购买安全服务,委托专业机构开展安全培训、隐患排查、宣传教育等,着力打造企业、保险机构、第三方服务机构事故预防“共服体”,推进安责险“提质扩面”,覆盖全区一般工贸企业,实现安全生产服务加量、风险减量。试点以来,累计提供安责险事故预防服务210家次,排查风险隐患794个,有效减少一般工贸企业安全生产风险。
(四)坚持防救结合,全力打造“大减灾”灾害防御格局
贯彻“两个坚持、三个转变”防灾减灾救灾理念,全面提高全区抵御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一是全力防御科学应对。用活用好“1833”联合指挥体系,深化迭代“135”预警叫应机制,细化明确区、镇、村2673名防汛行政责任人、防汛网格员等责任,推动防汛责任落到最小单元。针对重点乡镇、村社,重点部位进行24小时巡逻监测、排查整改,分级分类建立“一对一”人员转移落实清单。入汛以来,成功应对16轮强降雨天气及4次台风袭击,累计出动巡查人员2万余人次,检查点位3万余处,清单化动态清零问题隐患265处,提前转移危险区域人员1168人次,并成功避免1户1人可能因灾伤亡。二是有效管控森林火灾。持续开展野外火源治理专项行动,出动督查组46组242人次,发现并整改问题隐患19处,制止野外违规用火69起,教育劝导40人。实战中发挥新质战斗力,运用无人机侦测火情、投送物资和灭火弹等,提高森林火情扑救效率,同时驰援周边县市区处置火情,得到市森防指办的高度肯定。完成8个乡镇森林防灭火规范化建设,多元化开展防火宣传,发放宣传资料2.13万份,出动宣传车12次,悬挂横幅、标语800余条。其中,区森防指办以婺剧作为载体宣讲森林防火知识,相关做法获中国应急管理报刊登推广。三是全面筑牢防灾基础。向上争取自然灾害应急能力和预警指挥能力提升国债项目补助资金1400余万元,强化预警指挥、应急救援,配强基础装备,进一步补齐基层防灾短板。编制区、镇、村三级应急物资储备网络,区级储备4万余件、900万元应急物资,镇、村两级配备防汛“三大件”366套。同时与物流公司签订应急转运服务,可随时调配各类应急物资。建有区镇村避险场所共301个,覆盖率达82%,可提供1.3万人转移避险。
二、存在问题
当前,安全生产基础还不够扎实。隐患排查方面,从省市现场检查督导情况看,乡镇(街道)应消站隐患发现能力偏弱。企业主体责任落实方面,从日常检查督查、安全专项整治情况看,仍有小部分企业对安全生产工作重视不足,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履行不到位,如企业培训演练不够经常,企业负责人、现场一线员工应知应会知晓率不高。
三、2025年工作思路
2025年,区应急管理局将全面贯彻落实上级部门决策部署,按照“113”工作思路,即:聚焦1个目标、抓牢1条主线、落实3大工程,不断夯实应急管理基层基础,打造一批具有金东特色的标志性成果。
(一)聚焦1个目标,守住安全基本盘
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的重要论述、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省委全会精神,对标省委“一个首要任务、三个主攻方向、两个根本”和市委攻坚“港”“廊”“链”奋斗目标,围绕省厅、市局工作部署,锚定争创“安全发展鼎”目标定位,加快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先行,守牢安全底线,力争2025年全区各类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零增长”,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控制在0.013以内,坚决遏制较大事故和社会影响的事故。
(二)抓牢1条主线,把好安全生产关
以进一步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为主线。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的意见》精神,确保党建引领基层应急管理机制全面完善,基层应急消防治理体系全面建成,各类基层队伍软硬件水平全面提升,乡镇(街道)应急消防管理站、专职消防队完成提质升级。
(三)落实3大工程,织密安全防护网
一是落实治本攻坚提升工程。一是推进本质攻坚。高效运行“4353”工作范式,发挥“1+6”安委办统筹及专委办专业优势,持续优化考核评价体系,建立健全新业态、新领域安全风险会商研判、联合督办、闭环管控机制,协调推进道路交通、“九小场所”等重点领域攻坚。二是推进除险护安。在系统梳理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工作要求基础上,结合金东实际,形成安全生产领域深层次问题“隐患库”,“一企一策”实施“除险护安”专项行动,从严从实隐患查改闭环管理。三是推进责任落实。定期开展安全生产联合督导检查,强化与公安机关等部门在生产安全事故调查、责任认定、追责问责、处理执行等工作中的有效衔接和联动合作,进一步提升事故调查处理的严肃性和规范性。
二是落实自然灾害防范工程。一是推动防汛防台“体系化”。应用好基层防灾能力提升专项国债资金,优化基层防汛抢险救灾装备物资,一体推进12个乡镇(街道)基层防汛防台体系提能升级。二是推动森林防灭火“规范化”。继续深入推进森林防灭火规范化建设,优化工作职责、建强指挥体系、强化源头治理、提高防范水平、提升扑救能力。三是推动应急处突“实战化”。健全应急预案体系,深入推进乡村预案多案合一编制,切实强化预案修编、演练、评估的统筹管理,常态化开展预案演练。
三是落实能力提升强基工程。一是建强基层体系。推进应急消防工作深度融入“141”基层治理体系,积极争创省级优秀站队,完成4个乡镇(街道)应消站提能升级,强化统筹协调和实战实效,实现“体系上去、事故下来”。二是迭代指挥体系。迭代“1618”指挥救援机制和“三断”等极端情况下通信保障,理顺应急指挥部与各专项指挥部协同机制,实现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突发事件事前、事中、事后和综合保障全流程闭环。三是提升“五进”质效。持续开展安全生产“五进”活动,办好“安全生产月”“防灾减灾日”等主题活动,建立应急科普宣讲团队,将企业安全生产宣讲与应急科普、信息化建设等有效结合,提升“人人能自救、个个会逃生”能力。
扫一扫手机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