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塘雅镇锚定区委平台产业项目“三大突破”工作主线,紧紧抓住“项目建设”牛鼻子全力推进镇域“三大区块”发展建设,获评全省“红色根脉”强基示范镇,全区“三大突破”及“港”“廊”“链”工作及时奖励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以实干实绩扛起主战场担当、干出主力军气势。
一、2024年主要工作
(一)经济指标情况
2024年1-11月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19.25亿,固定资产投资40.58亿,同比增长4.18%;民间投资6.62亿元,同比增长47.8%;制造业投资5.41亿元,高新技术产业投资13.84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总量、高新技术产业投资总量位列全区第二,制造业投资总量位列全区第三。新申报省科小企业12家,新认定国家高新企业1家,完成工业企业小升规培育入库15家,全镇26家规上企业100%完成数字化车间改造评估工作,企业创业动能加速集聚。
(二)特色亮点工作
一是保障“三大突破”行动干出新热度。围绕保障华东国际联运新城、金漪湖南北双区等重点项目,全年完成项目政策处理土地8025亩、房屋拆迁326户、养殖场征迁60处,坟墓搬迁2800余穴。全力推进国际陆港枢纽建设,创造7天100%完成898户土地签约,35天100%完成133户民房签约,25天100%完成53处养殖场腾空签约,“一个冬至”100%完成1782穴坟墓搬迁的“杨梅塘速度”,获得市委主要领导批示肯定。提前35天100%完成集疏运三条道路25户农房签约工作,100%完成672亩土地政策处理,不断刷新征迁进度条。
二是金漪湖南区建设跑出加速度。高站位推进平台开发建设,高效推进零跑配套产业园、专项债一期项目、招商引资项目三大区块建设,全力破解土地、资金要素制约,完成土地征用3497.36亩、指标报批2101.14亩,争取专项债资金12.5亿。专项债一期谋划项目7个,总投资19.01亿元,目前传化东路已完成验收,新城线、白雅线、金祥路、纵三路及污水总管迁改均已开工建设,员工宿舍项目政策处理已100%完成,高新产业的增长极正在起势成势。
三是党建引领强村富民干出新业绩。打造一“稻”奔富党建联建,引进央企中国农垦集团,万亩田园完成作物种植21868亩,带动农户就业70余人、实现农户增收30余万,做法获得《中国组织人事报》推广。打造项目带动壮大村集体经济新路径,建成横山电商直播式共富工坊、马头方物业楼共富工坊等项目,100%完成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全部50万、一半100万任务目标。打造共富成果共享新案例,完成13个行政村管线序化行动,万亩片区入选市级和美乡村先行示范片区,塘雅镇作为优秀代表在全省深化新时代“千万工程”推进和美乡村三大行动现场会上作交流发言。
四是推进民生实事打造新样板。推进医疗、教育等民生领域硬件提升,塘雅卫生院新院、镇级便民服务中心、塘雅镇中心幼儿园新园等一批公共服务新阵地全面启用,城乡差距进一步缩小。聚焦“一老一小”开展“二月二”邻里集市、养老服务“爱心卡”集市重阳节专场等活动,深化“1+4+N”组团包联机制开展走访服务覆盖1600人次。开办“新塘雅人”爱心暑托班,帮助200余户外来务工家庭解决“看护难”问题,传化公路港打造“卡娃成长营”抓实抓好新业态领域关心下一代工作获得省关工委主要领导批示。
五是推进全域平安筑牢压舱石。围绕项目征迁等重点领域做好信访化解工作,共受理各渠道信访件730件,民情民访代办366件,均实现100%办结。用心用情做好根治欠薪工作,100%化解各类欠薪线索312件,追回薪资280余万元。抓实安全生产与消防工作,累计开展企业检查865余家次,出租房1345余户次,检查沿街店面、来料加工点1121处,完成闭环整改隐患9423处,火警数同比下降34.70%。
二、2025年工作思路谋划
2025年,塘雅镇将深入贯彻省委“一个首要任务、三个主攻方向、两个根本”要求,勇当“港”、“廊”、“链”攻坚主战场的排头兵,争做平台、项目、产业”三大突破领跑者,发扬“敢”、“干”“赶”精神,推动塘雅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打好国际陆港枢纽建设的主动仗。一是做好项目属地保障。做好华东国际联运新城已开工项目的建设支持,力争春节前完成55亩公路港运营中心、174亩货运中心配套设施用地清表工作,加快576亩公路港一期政策处理工作,确保华东国际联运新城各类项目无障碍进场施工。二是答好征迁民生答卷。提前谋好城中村工作,倒排好征迁计划,对农户情况、群众诉求强烈问题充分摸排调研,强化征迁“前中后”全周期服务保障,实现开发建设与保障民生并重。三是搭好产业承接平台。全力护航华东国际联运新城二期项目落地,加快含香工业园区基础设施配套,引进更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更好实现港产城深度融合。
(二)下好金漪湖南区项目谋划的先手棋。一是加快要素保障。加快专项债二期谋划申报,以打造零跑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技术创新策源地为主题,加快园区建筑工程、基础配套设施等项目谋划。加快区块控规调整,加速破解土地、资金要素保障难题,完成新能源汽车配套产业园区块、高校预留地块控规调整,完善重大产业项目落地配套需求。二是提速产业培育。全速壮大新能源、信创等新兴产业,围绕金漪湖南区前瞻布局未来产业,靠前服务做好零跑二次配套工程项目落地,确保如期实现投产下线。三是优化营商环境。打造“有求必应、无事不扰”营商环境,积极协调健康生物医药产业园配套工程等项目要素保障,加快项目落地完成入库入统。提速专项债一期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确保新城路、白雅线、金祥路、纵三路年内完工通车,员工宿舍项目实现年内开工,为产业招引打好坚实基础。
(三)出好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组合拳。一是打造共富产业带。推进市级和美乡村万亩片区建设,结合幸福河湖项目,整治4公里芗溪河道、疏通菱湖70亩水系与东湖水利枢纽项目串点成面,在提升防洪度汛能力同时提升片区整体环境。深化与中农垦央地合作,招引运营团队,挖掘非遗资源,融入稻香东湖共富带建设打造“十里稻香”产业带。二是抓好带富火车头。强化头雁谋富本领,搭建村组织与本地企业共建平台,谋划红星村、大溪口村物业楼和含香工业园区镇级物业项目,不断拓宽村集体经济收入增收路径。三是育强领富新农人。加快省级农事服务中心建设,项目总投资约1.9亿元,建成后年服务能力可达10万亩次。以此为核心深化“稻田学堂”品牌,打造集数字农业、农产品营销、农事研学等功能于一体的辐射全区的新农人培育中心。
扫一扫手机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