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30703731992277B/2025-09365
单位审核公开
东孝街道
2025-01-24
主动公开
一、2024年工作总结
(一)经济发展发力,营商环境提质。一是发展空间向新而行。推进低效工业用地整治,做好十条重点产业链企业招引,全省特别重大产业项目鼎宇新能源落地贸创区。完成华东国际联运新城疏港道路征迁,保障华东国际联运新城6个项目建设,推进铁路三四线征迁。二是科技创新步伐坚实。加强专精特新企业梯次培育,大维高新入选省第六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康贝尔实业入选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飞亚电梯入选隐形冠军企业。三是营商环境更加优质。持续深化“微信聊天一声喊、企业难题有人办”工作机制,以最小干预、最大支持打造最优营商环境。
(二)民生画卷亮丽,服务优质共享。一是城乡蝶变满目胜景。东阳江生态廊道(段)入选首批“最美浙中生态廊道”;“文定厥祥·情动江畔”城市风貌区入选省级风貌样板区试点优秀方案;叶明、毛竹园电力工程提前100天实现通电,东关渠项目完工;文明城市创建成果不断巩固;推动无花果产业强链补链延链,无花果“健康+”产业链共富联合体项目作为全区唯一项目列入2025年度浙江省农村综合改革支持共富乡村建设试点;“滨江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入围浙江省首批一刻钟便民生活圈。二是公共服务更有温度。全省首家社区便民培训中心凤凰社区家政零工驿站揭牌启用,街道残疾人之家新址启用;金外高中火热建设,东孝中心幼儿园建成开班;60周岁以上老人持爱心卡享“浙里”康养,区妇幼保健院新院区和公办村社卫生室投入运行,群众就业、就学、就医、办事就在身边。三是文化工作再谱新篇。阵地站点全线提升,街道文化站完成改造,雅芳埠村省历史文化村落项目通过验收、四星级文化礼堂成功创建、金东区民间文艺家协会实践基地在村挂牌;“一老一小”教育场景全周期拓展,新建(改建)老年学堂,举办全区首个镇街级“青年夜校”,常态化开展公益托管、红色教育特色课程。
(三)深化社会治理,维护平安稳定。一是矛盾纠纷前端处置。深化“13510”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体系,健全预警处置机制,“8890”“四个平台”流转办结案件,司法所调处矛盾纠纷数、派出所纠纷警情有效下降。二是信访积案有效化解。扎实推行“白天群众信访、晚上干部家访”,既减积案存量、又控信访增量。三是推进生产本质安全。全区首个智慧消防系统真嵌、真用、真实融入“141”基层治理体系,市场主体实时联网监管,网格员、公安、消防、执法等部门多跨联动,火警出警数有效下降。
(四)坚持党建引领,筑牢基层根基。一是学促改一体推进党纪学习教育。坚持开展周一夜学、专题党课、青年宣讲等,推进党纪学习教育,绷紧纪律规矩红线,出台《东孝街道干部职工日常管理办法》严格教育管理干部。二是脱虚向实激活基层治理效能。党群阵地服务群众活动周周办、月月新,开展“三方协同”机制先行试点,小区工程项目由街道社区同审核;百镇共建与共富工坊互相牵引、融合发展成效明显,村集体经济逐渐壮大。三是上下同欲凝聚实干为民合力。通过班子头雁领航、优秀骨干群雁齐飞、党员干部翼雁助力,在疏港道路征迁、保护性清表等一系列重大项目重点工作上凝聚干事力量,强化干部一线培养。
二、2025年工作计划
(一)紧盯改革破题,经济向新腾飞。一是融入枢纽建设。全力保障华东国际联运新城要素争取、公共服务配套等,做好在建、拟建项目一线优质服务。借势借力推动辖区物流运输企业和项目与国际陆港枢纽建设同频共振。二是加快腾笼换鸟。推进低效工业用地整治扫尾,对接优质项目,力争招引更多重点产业链企业落地贸创区,加速推动鼎宇新能源等项目进度,着力推动平台崛起;鼓励高新技术企业、制造业企业扩大有效投资,提质增效带动亩均效益提升。三是优化营商环境。持续落实“18条意见”,帮助解难题、稳预期、提信心,指导企业应对中美贸易战等外部因素,推动出口企业建立全球销售网络、扩大进出口总额;聚焦产业突破,扶持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推动电动工具等传统产业迭代升级。
(二)紧扣民生所需,优化公共服务。一是探索“绿富双赢”。推动无花果“健康+”产业链共富联合体项目建设,积极对接“一事一议”奖补资金尽早到位,力争用地指标,保障无花果农事服务中心建设、种植规模再扩展;串联雅芳埠历史文化古村落,争取资金进行东藕塘清淤,打造农文旅亮点。二是推进公共服务“七优享”。把群众急难愁盼作为改革突破口,提高劳动争议、欠薪问题多元化解水平;加大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办好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完善基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规范提升公办村社卫生室,增设国球进社区健身点。三是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抓好人居环境整治,加快生活配套设施建设;聚焦打造教育新高地,保障金外高中建成,持续推进校园周边交通环境治理。
(三)紧抓基层治理,护航辖区稳定。一是找准社会治理“着力点”。迭代深化“13510”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体系,推进“大综合一体化”执法改革,聚焦多元利益群体诉求、欠薪群体、“六失一偏”人员等重点涉稳风险,持续推行“白天群众信访、干部晚上家访”,加强信访积案化解、重点人员稳控。二是细化网格治理“颗粒度”。借助“141”体系精细化网格管理,加大对企业、房地产等领域的排查监管力度,加快形成“基层吹哨、部门报到、专业助力”的矛盾纠纷调解合力,争取问题早发现、早介入、早处置。三是强化本质安全“防护网”。深入推行智慧消防系统,针对性管控、差异化监管,重点加强对“一厂多租”“厂中厂”企业安全监管指导、隐患排查,实现全域安全隐患灭早打小。
(四)强化党的建设,夯实基层堡垒。一是严格党员干部教育管理。始终加强政治建设,持续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省委、市委全会精神,锻造“唯有干事、别无他求”的东孝铁军;守牢意识形态阵地;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保持党员管理高压态势,确保党员违法违纪“零发生”。二是确保换届平稳顺利。加强换届工作统筹调度,通过逐村过堂、红黄村研判等举措,开展“一肩挑”人选排摸和年轻干部储备,有效优化村(社)党组织班子年龄、学历结构。三是推进社区规模调整。全面完成社区规模调整,针对性解决滨江社区人口规模过大、楼店社区管理存在盲区等问题,推动资源合理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