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组织机构 >> 政府部门 >> 区统计局 >> 规划计划 >> 计划总结
  • 信息索引号:

    11330703595751785M/2025-09437

  • 审核程序:

    单位审核公开

  • 发布机构:

    区统计局

  • 发文字号:

  • 发布日期:

    2025-02-13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金华市金东区统计局2024年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思路

发布时间: 2025-02-13 10:40 信息来源: 办公室 访问次数: 字体:[ ]

2024年,区统计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计工作的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围绕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聚焦“干好‘一三五’、实现新跨越”奋斗目标,坚持“求真、求新、求实”,满怀信心加油干、只争朝夕抓紧干、知重负重拼命干,为新区发展贡献统计力量。

一、2024年重点工作

(一)坚持党建引领,加强统计干部队伍建设。一是抓学习,强党性。深入学习领会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计工作的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推进新修改《统计法》宣贯,抓实业务培训,提升统计干部专业能力。二是重实干,建梯队。落实“三看”“三破”“三到”标准,提拔5名敢挑重担的专业干部为中层职务,吸纳3名年轻干部为入党积极分子,推荐2名年轻干部到省、市锻炼学习,“重专业论实绩”的用人导向鲜明进一步树立。三是树品牌,解民忧。推进“统计红网格”党建品牌建设,分区域成立12支“统计红网格”志愿服务队,累计走访企业、农户2900余次,解决统计调查对象“急难愁盼”。

(二)聚焦“三大突破”,提质提效优化统计服务。一是强化经济预警分析。建立“周跟踪、月预警”工作制度。聚焦重要时间节点、重点行业产业项目,每周跟踪服务,每月预警分析,监测经济运行形势,为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提供统计服务。截至11月,累计上报区委区政府统计分析34篇,专报材料15篇。获区委主要领导批示12篇,比去年翻番。向国家、省、市统计系统投稿各类政务信息287篇,国家级采用1篇,省级采用64篇,市级采用158篇,统计分析信息工作全市统计系统排名第一。二是建立“一项目一专班”服务机制,点对点实时跟踪指导。全力推进零跑三期、中欧班列集结中心、甬金高速拓宽等重点项目及时有效入统,确保重点单位项目新增入库流程零障碍,干出项目入库加速度。截止11月底,服务新增投资项目入统183个,企业升规168家。三是加大统计要素争取力度。邀请市统计局专家团,2个轮次专项来金东作重点指标、重点项目、重点业务的现场指导,答疑解惑。加强和省、市统计局的沟通,解决了今翔航空纳统难题,新增佛手青果产值约2000万,拉动农业总产值0.74个百分点等。今年,省统计局领导和业务处室到我区调研指导8次,我区统计工作多次得到省局领导充分肯定。

(三)聚力“五经普”,查准查实经济总量。一是“五经普”普查成效明显。区委书记亲自召集“五经普”推进会两次,分管领导每周跟进,建立“工作专班”、“一把手负责”、“约谈”等多项机制,压实责任链条。全区共登记法人单位23269个,个体经营户38039个,均比“四经普”翻番。二是问题导向,多跨协同,抓质量提效率。普查登记期间,强化“向黑夜要白天”的效率意识,区统计局全员周末轮休,做到数据即报即审,从源头上抓准抓实数据质量。主管部门牵头行业普查工作,乡镇(街道)积极配合,常态化召开例会分析,协同攻克普查重点难点。4月底,省统计局党组成员、地调队队长、经普办主任刘迎春带队到我区调研“五经普”工作,对我区的工作成效和做法表示充分肯定。三是充分应用普查成果。通过普查新增限上单位入库31家,新增规下工业抽样调查非目录样本企业25家,拉动全区规下工业国家样本企业加权后营收增长27百分点。

(四)坚守“数据质量”红线,坚持依法全面统计。一是加强数据质量核查,保障应统尽统。开展“重点企业数据质量全面核查行动、代理会计工业企业专项核查、统计督察问题企业和风险企业回头看”三项行动,核查企业2705家次,更正差错158次。二是开展市属、区属国企及东片企业统计专项服务两次。服务企业43家,项目39个,新增投资总额3723万元,挖掘可新增入库企业2个,项目1个。三是建立“5+2”统计工作清单。即升规培育、风险企业、基础规范、退库预警、数据对比和核查走访、月度预测清单,及时掌握企业动态。全年接受省级专业核查和市级统计执法检查3次,均未发生处罚事件,数据质量得到省、市统计局肯定。

(五)夯实基层基础,推进统计方法制度创新。一是加强业务培训,提升统计人员业务水平。开展对企业、乡镇(街道)、部门统计人员的业务培训60余次,常态化开展小班化培训、入企实地指导,基层统计人员业务水平逐步提升。二是加强入企服务,规范建立企业统计台账。完成全市第三方服务规范化建设试点,建立“统计智管家”,开展“预约制”“点餐制”“一站制”统计服务,指导规上企业规范建立统计台账1554次,全面保障了数据入统的真实性。一季度,我区在全市统计工作会议上作基层基础工作典型发言,在半年度全市统计工作会议上得到市统计局项世扬局长表扬肯定。三是加强创新实践,探索统计方法新路径。探索华东(金华)农产品物流中心入统方法制度创新,课题《专业市场规范化统计可行性研究》入选省统计局《新时代统计制度方法改革课题论文选编(2024年)》,全市仅金东和永康入选。研究电商入统难题,课题《电子商务对金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被《统计科学与实践》省级期刊采纳刊发。创新农业农村统计方法,开展无人机高分遥感面积调查试点(全市唯一),提高调查效率,减少漏报漏统。该项目被列入全市农业农村统计现代化改革试点项目。

二、存在问题和困难

(一)统计专业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高水平的统计专家人才培养不够,数据分析研究应用能力、统计方法制度创新能力、助力新区经济发展能力等方面有待进一步提高。上半年,1名副局长退二线,1名党组成员调出统计局,班子成员减少至3名,班子力量相对薄弱。

(二)乡镇(街道)统计存在薄弱环节

乡镇(街道)履行统计主体责任欠缺,统计力量相对薄弱,业务不够熟悉,与义乌等基层基础较强的县(市、区)比差距较大。比如“五经普”工作中,岭下、江东等乡镇将退休的老统计员临时返聘,才能较好地支撑起重大国情国力调查工作,折射出我区乡镇(街道)统计人员青黄不接,业务能力不强、对统计对象不熟悉等问题。

三、2025年工作思路

2025年,区统计局将紧紧围绕省委“一个首要任务、三个主攻方向、两个根本”要求,坚持依法全面统计,解放思想,干字当头、实字为要,以高质量统计“数”写新区“打造增长极、建设新中心”新篇章。

(一)抓党建,争取在高素质统计干部队伍建设上有新亮点。重点做好“一品牌”“一队伍”建设。“一品牌”是指统计“红网格”党建品牌。推进“党建”与“基层基础”“队伍建设”“法治”多元融合,提高党建“附加值”。推动统计“红网格”进镇街、进村社、进企业,与推动统计阵地建设相结合,与疏企助困相结合,与共富工作相结合。“一队伍”是指“统计金英”智库团队。挑选思路活、专业强的干部,培育一支旗帜鲜明讲政治、高素质、高水平的“统计金英”团队,加强与高校合作,组织专题培训,逐步提升统计分析、经济研判、课题研究等方面的能力,为党委政府决策部署当好参谋助手。

(二)抓质量,争取在依法全面统计上有新成效。进一步优化“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监督机制。推进各专业、乡镇(街道)、第三方对企业基础台账资料建设指导,健全报数依据,做到数出有据。加大专业审核力度,强化工业月度报表跨表联审,提升乡镇(街道)审核能力,落实审核责任,建立“一项目”“一审核”“一清单”负责制。加强数据质量核查,开展局专业、乡镇(街道)分层分类常态化核查,全方面抓实数据质量。

(三)抓基础,争取在推进统计基层基础提档升级上有新进展。对区统计局各专业科室、各相关部门、乡镇(街道)、企业、行政村,分层分级分类开展统计业务培训,提升基层统计干部职工和企业统计员的业务能力。做好样本轮换工作,加强样本轮换业务培训,开好头起好步。持续推进“一企一档”规范化建设,严格落实“有数必有帐、有帐必真实”的原则,常态化指导,确保数据真实准确。建立乡镇(街道)履行统计职责事项清单,压实乡镇(街道)统计职责。

(四)抓服务,争取在发挥统计职能服务中心大局上有新作为。服务投资项目入统再主动、再靠前。打通投资项目前端管理沟通路径,促进结构指标优化。加强与区发改局、区经信局和区投促中心等责任部门联动,提早介入项目招引立项等前端业务,优化统计服务方式,形成一企一策入统交流机制。建立重点行业企业监测预警机制。聚焦企业营运能力相关指标,分专业分重点建立监测库,提前监测预警各行业经济发展趋势,提高预警精准性和及时性。

(五)抓法治,争取在“依法统计、依法治统”上有新局面。持续推进新统计法的普法活动,创新丰富宣传产品,持续开展“普法六进”活动,全面营造依法统计氛围。坚持问题导向,加强统计干部执法业务学习,增强执法力量,加大执法力度,持续推进“双随机”和重点执法检查,强化部门协同监督,严肃查处统计违法行为,及时通报曝光典型统计调查违法案件,形成统计违法必查、查处必严的高压态势。

(六)抓创新,争取在统计方法制度改革上有新突破。持续探索市场入统的新路径,争取华东(金华)农产品物流中心纳统工作有新突破。抓好“五经普”资料开发应用,创新统计产品。做好市级农业农村统计现代化改革在我区的试点项目—无人机高分遥感面积调查,加速算法识别模型开发,加快推进无人机在实地核实和抽查工作中的应用,争取2025年取得成效性突破。

扫一扫手机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