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委、区政府:
2024年,金华市生态环境局金义新区(金东区)分局坚决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和市局党组的决策部署,锚定目标、铆足干劲,坚定扛起“打造美丽中国建设示范引领区”新区担当,全力以赴做好上级交办的各项难点、堵点工作,坚定推动金东生态环境质量“滚石上山”,力争各项指标“走稳向好”。现将我局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总结如下:
一、2024年重点工作进展
(一)围绕主业、加压实干,环境质量克难求进。大气环境方面。金东区PM2.5浓度为30微克每立方米,排名全市第9,同比下降6.3%,改善幅度排名全市第3,空气质量优良率为88.1%,排名全市第8,同比下降2.3个百分点,变化幅度排名全市第6。高度重视蓝天保卫工作,印发《金东区2024年空气质量改善攻坚行动方案》,明确牵头部门和责任部门,形成治气合力。加强污染天气应急响应与国控站点污染应对“一点一策”的有机融合,迭代升级了应对手册2.0版,进一步夯实站长负责制,加压提速推进污染源清理整顿和治理提升工作。全面完成省级下达任务,持续推动能源、产业和交通运输结构调整,扎实推进源头替换、工业炉窑、老旧柴油货车、非道路移动机械等大气污染重点治理工程。完成挥发性有机物(VOCs)源头替代15家,低效设施升级改造22家;纳入活性炭集中再生公共服务体系150家;申报AB级绩效评价企业3家;淘汰非道机械222台、2吨以下生物质锅炉12台,改造低氮燃气锅炉5台。迭代优化秸秆禁烧长效监管机制,站点重点区域落实专人早晚蹲守制度,截至当前月均火点数下降44.6%。水环境方面。东关桥、洪坞桥2个国控断面和重要水体水质考核指标与去年同期相比,总体保持平稳,两个国控断面总氮浓度分别下降10.20%、26.79%;地下水国考点位(东湄小学)水质监测结果基本处于Ⅲ类。省控以上交接断面和重点水体未出现汛期污染严重超标。召开水域治理专题会议4次,常态化开展水环境基础设施、农村水体等水质情况实地督导。推动江岭高新园区江东区块污水零直排创建,指导岭下工业园区雨污管网改造提升,累计排查管网超180公里,发现污水管网错接漏接、雨污混流等问题527处,均已制定整改方案,同步实行销号整改。全面加强入河排污口规范化管理,召开整治推进会,联合印发工作方案,共计完成排查岸线长度387.9公里,排查出各类排口2014个。土壤固废环境方面。完成4415亩受污染耕地“源解析”污染源管控与成效评估方案的制定并通过专家评审。完成8块用地性质变更为“一住二公”地块土壤状况调查及评审,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100%。积极开展“无废城市”创建工作,完成全区工业固废排查整治问题点位50个,并全面完成整改。指导创建无废细胞14家,建成3家,其他无废细胞创建序时推进。推广工业固废电子联单使用,污泥企业使用率达100%。成功在金华麦磨滩文化产业园举办了金东区2024年5.22生物多样性保护日和6.5环境日相关活动。
(二)标本兼治、多措并举,迎检整改高效有力。高度重视第三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率先成立区级生态环境问题大起底大排查大整治工作专班,实现实体化集中办公,拍摄警示片2期,累计排查问题点位83个、突出生态环境问题342个,下发督办单18份。迎检期间,精准做好综合协调、资料调阅、信访交办、后勤保障等各项工作,是历轮央督中力度最大、落实最快、效果最好的一轮,得到了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和相关职能部门的高度肯定。本轮央督共交办金东区信访件74件(其中重点件5件),已办结64件(含重点件5件),剩余10件处于序时整改阶段;完成48件(含4件重点件)信访区级销号工作。针对生态环境部统筹强化监督迎检工作,高效高质全域开展城市黑臭水体问题排查整治,反馈的4个问题均做到即查即改,并开展举一反三等工作。
(三)强化监管、防范风险,环境底线坚实牢固。高质量开展“零点行动”“绿剑2024”等专项行动,出动执法人员2524人次,检查企业1312家次,发现各类问题477个,完成整改452个,查封关停取缔低小散作坊98家。央督期间,圆满完成央督信访件涉及企业违法行为查处。截至目前,共立案66件(因政策改变,撤销立案17件),已行政处罚34件(其中涉气13件,占总数38.23%),处罚额153.3971万元,不予处罚4件,帮助企业减少负担23万余元,移送涉刑案件2件,移送拘留案件2件,移送一般行政案件1件,立案数、罚款数已分别超过去年同期的378%,59%,人均办案数全市第1,远超2023年同期水平。开展信访联查联访等行动,处理信访件173件,同比下降15.2%,下降幅度全市前列。
(四)审批增效、服务提质,营商环境蒸蒸日上。落实环评审批集成改革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建立重大项目环评跟踪制度,服务“千项万亿”重大项目14个,完成率为100%。强化“区域环评+环境标准”环评降级改革,备案项目需明确企业基本情况、主要产污环节、排放标准、污染治理等内容便于今后监管和执法。高效、高质量完成百亿项目和省重大产业项目润马光能、鼎宇新能源汽车环评审批、“两证合一”服务工作,助力项目顺利推进。截至目前,累计受理并办结环评审批项目34个,“区域环评+环境标准”改革项目35个,“打捆审批”项目2个,“二证合一”项目3个,核发辐射安全许可证40个。强化排污许可发放监管,全区共审核发放排污许可证117个并开展质量复核;摸排应纳入工业噪声排污单位98家,完成信息填报92家。
二、存在的问题短板
一是环境质量提升仍有压力。我区空气质量高位承压,持续改善难度明显加剧。我区“低小散”产业结构特征明显,“两镇一办”区域该两类低小散企业尤其多,产业布局不合理,管理不规范,部分企业废气治理措施落后。叠加我区“车多、工地多、砖瓦行业多”和“监测点位形成洼地,通风不畅”等原因,我区大气质量改善难道较大。
二是环保设施落后的衍生问题较多。虽然近几年我们新建和扩容了一批项目,但仍然难以满足新区发展衍生的新需求。因环保基础设施滞后导致生态环境污染引发督察暗访和信访举报的情况时有发生。
三、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职情况
一是聚焦“党员红”,推动党员干部讲政治强担当。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做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重要文章论述第一时间学、及时跟进学。注重将理论学习成果转化为实际工作行动,激励党员干部在工作中勇担当、善作为,为推动业务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思想保障。2024年度,我支部共组织学习上级重要会议、文件和部署20次,以支部书记身份上党课3次。赴源东乡开展“循迹溯源学思想 凝心铸魂促践行”主题党日活动,教育宣传效果显著。
二是聚焦“生态绿”,推动党员干部真作为提效率。坚持将党建工作扎根于生态环保业务工作之中,紧紧围绕中心工作,不断强化责任担当,狠抓工作落实。持续健全工作责任制,明确工作目标、任务和责任,由分局班子成员带头,坚持早谋划、早落实、早见效,切实落实“四个一”工作机制,形成了担当干事的良好氛围。注重培养干部职工的担当精神和创新意识,鼓励其在工作中大胆探索、勇于创新,不断推动工作取得新突破。通过强化担当作为,在污染防治、生态修复、风险防范、绿色发展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实现了党建与业务互促发展的生动实践。
三是聚焦“风气清”,推动党员干部转作风优服务。持续推进正风肃纪,深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逐章逐句学《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观看专题警示教育片和正反典型案例等方式,开展警示教育8次,扎实推进清廉机关建设。持续加强党员干部日常监督管理,坚持在平时常打预防针,抓大不放小,在干部有犯错的苗头之时,及时“咬耳扯袖”,予以提醒。今年以来,开展党风廉政集体谈话4次,与分局班子成员廉政谈话10人次,中层干部、临聘人员实现谈心谈话全覆盖。通过加强作风建设,进一步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优良氛围,为业务工作的顺利开展给予有力保障。
四、2025年工作思路
持续污染防治攻坚,推动生态环境质量高位改善;夯实重点问题整治成效,强化环境执法监管,紧扣生态环境风险防范化解。落实以排污许可制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监管制度,有序、深入开展“绿剑”专项执法行动和“双随机”执法检查,加强跨部门联合执法。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持续推进“区域环评+环境标准”“多评合一”“打捆审批”等环境准入制度改革,拓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路径,全力做好重大项目环评审批、排污权保障工作。
金华市生态环境局金义新区(金东区)分局
2025年2月18日
扫一扫手机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