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过程人民民主人大实践展播 履职为民守初心 砥砺奋进显担当 |
|||||||
|
|||||||
岭下镇: “三官一师一员” 打造基层治理履职新载体 在奔赴共同富裕的伟大征程中,基层治理作为稳固基石,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保障作用。在岭下镇,一场围绕“三官一师一员”展开的基层治理创新实践,正为当地的发展注入全新活力。 走进岭下镇共富带人大代表联系点,一幅生动的基层民主画面展现在眼前。人大代表们与基层群众面对面交流,认真倾听他们的心声与诉求。法官、检察官、警官、律师和人民调解员凭借自身专业优势,现场为各类问题出谋划策,切实解决民众的难题。 为进一步挖掘人大代表联系点的潜力,充分发挥其桥梁纽带作用,去年,岭下镇在创新人大代表联系群众的工作上持续发力。在坡阳老街设立 “八仙积道共富带人大代表联系点”,丰富联系内容,创新联系形式,拓宽民意收集渠道。与此同时,岭下镇整合法院、检察院、公安等部门资源以及社会力量,将“三官一师一员”引入联系点,参与纠纷调解工作,将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人民民主切实融入到基层治理的每一个环节。 驻点人大代表钱玉琼分享了这样一个案例:在走访过程中,她了解到一起房屋采光权纠纷。当事人郭某因对信访答复和法院判决均不满意,多次信访。这类复杂纠纷正是“三官一师一员”平台的用武之地。于是,钱玉琼邀请各方专业人士共同分析案情。在调解过程中,“三官一师一员”从各自专业角度剖析纠纷根源,寻求解决方案。其中,人民调解员季晓东巧用“六尺巷”典故,以生动形象、通俗易懂的方式向双方讲述邻里和睦谦让的重要性。经过长达五个小时的耐心调解,双方最终放下成见,握手言和,并签订了调解协议书。 “三官一师一员”凭借专业优势,为基层治理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案。岭下镇人大通过这种接地气、聚民智、解民忧的工作方式,引导群众依法理性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让代表联系点真正发挥出“小站点、微治理、真服务”的关键作用。这一创新举措不仅丰富了人大履职的内涵与形式,有效弥补了代表在履职过程中法律专业知识的短板,更为解决群众涉法问题提供了有力支持,为提升人大工作质效开辟了全新路径。 从充分发挥“三官一师一员”专业优势,化解村民建房纠纷,到收集群众及游客意见,推动“八仙积道共富带”涉及的3个村成立物业公司,提升周边基础服务设施和环境卫生,再到帮助两岸农业科技产业园解决驻地纠纷,引导村民扩大精品水果种植面积,新增300余亩种植地,带动农户增收600多万元……自“三官一师一员”进站活动启动短短3个月,已收集民情民意4件,成功化解重大矛盾纠纷1件,现场化解纠纷3件,精准解答法律疑难问题7个。 除了“三官一师一员”进驻,岭下镇还通过代表走访、接待等活动,紧密联系居民、倾听游客心声。群众提出的“金点子”持续转化为助力“共富带”建设、增添民生福祉、推动乡村共同富裕的“好建议”。全过程人民民主与法治护航协同发力,不仅让群众的口袋富足起来,也让他们的头脑丰富起来。岭下镇的共富成效愈发显著,既服务了本地居民,又惠及了八方游客,真正实现了共建共享、内外兼修的乡村振兴新格局。 区卫健局: 置顶百姓“需求” 为群众提供优质医疗服务 在改善民生福祉的进程中,优质的医疗服务始终占据着关键地位。去年,区卫健局积极响应人大建议,将百姓的“需求”放在首位,以一系列扎实有效的举措,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了人大建议的落实工作,有力推动基层医疗事业迈向新高度。 在落实人大建议的过程中,区卫健局秉持高标准、严要求,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将建议办理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对于重点建议,由主要负责人亲自牵头,组建办理专班;其他建议则由分管领导负责推进,构建起“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负责”的高效工作格局,确保每一条建议都能得到切实落实和及时答复。 盛菊莲代表提出的《关于加快乡村医疗卫生体系高质量发展的建议》被列为区重点建议件。区卫健局广泛听取各方意见,紧紧围绕“健康金东”这一核心主线,大力加强民生建设。以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为契机,不断夯实村级医疗网底,全面实施医疗卫生能力全域提升行动。 为促进医疗资源的均衡分布,区卫健局积极搭建合作平台。以乡镇医疗机构为依托,推动乡镇级医疗与市级“三甲”医院实现深度融合。同时,积极对接市域外高水平卫健专家“下沉”开展义诊活动,累计惠及1200人次,让优质医疗资源持续流入乡镇基层。此外,多家乡镇卫生院完成了升级改造并顺利乔迁,以全新的环境和设施迎接患者。市中医医院“中医联盟”金东区首家基层单位正式落户澧浦镇中心卫生院,为基层中医诊疗领域开拓了全新局面。 不仅如此,区卫健局同步推进孝顺镇中心卫生院等3家卫生院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推荐标准创建工作,大力推动2家旗舰中医馆和14家中医阁的建设。在提升村级医疗机构服务能力方面,安排骨干医生轮流下村值班,确保村卫生室每周至少运行5个半天;推广“固定 + 流动”的乡村卫生服务模式,14辆流动服务车定期下村,为村民提供诊疗、送药等服务;141家政府办村卫生室启用“国家集采药品进村卫生室”,成功打通集采药品落地的“最后一公里”。 据了解,过去一年,金东区有7家城乡医疗机构完成迁建启用,超13亿元的医疗基础设施投资在一年内集中投用并发挥成效。80家村卫生室新建项目以当年建设、当年投用的“金东速度”高效推进,村卫生室政府办率从21%迅速提升至55%,增速位居全市第一。 这一系列成果,是区卫健局对人大建议的高效落实,更是对百姓健康需求的有力回应。这些医疗设施的改善和优化,不仅为本地居民提供了更为便捷、高效、优质的医疗服务,让他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先进的医疗资源,也为前来旅游的游客提供了可靠的医疗保障。全面推动优质医疗资源的扩容与合理布局,显著提升区域医疗服务能级,无论是本地人还是游客,都能从中受益,为金东的发展增添了强大健康动力。 (记者 楚千会)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