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专题专栏 >> 2025两会专题 >> 两会快讯

改革深耕“共富田” 助民增收“富口袋”

区政协为共同富裕聚识聚智聚力
发布日期: 2025- 02- 08 10:02 浏览次数:

过去一年,区政协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这条主线,将政治协商、参政议政、民主监督三大职能履行得扎扎实实。作为专门协商机构,区政协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通过议政协商、专题调研等形式,一手抓建言献策,一手抓凝聚共识,把政协制度的优势,实实在在地转化为了社会治理的效能。

一次次深入实地的调研,一条条饱含心血的建议,区政协始终秉持着改革创新的思维,以“一委员一项目”为重要抓手,深入推进“六个一”工程,持续擦亮“共富路上·担当有我”这一特色履职品牌,为我区打造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县域样本,贡献着不可或缺的政协力量。

产业赋能点燃共富引擎

产业是经济发展的“火车头”,产业兴旺了,经济才能繁荣,老百姓的钱包才能鼓起来。过去一年,区政协精准聚焦产业升级和增收路径拓展,多管齐下,精准发力。

在深化“千万工程”,全力打造“八仙积道共富带”的过程中,区政协借助民主协商和监督这两个有力“武器”,提出了20条针对性建议,成功推动片区运营走向市场化,让“归乡”这个品牌越来越响亮。

政协委员们更是冲在前面,挑起重担。政协委员徐佳负责诗后山村“八仙积道共富带”政策处理工作,仅用3个月便完成大量土地流转与矛盾化解难题,为项目顺利推进打通关键节点;政协委员朱奇云推动天圣禅寺升级重建,携手湾塘村探索寺院周边商业配套合作共富模式,让闲置资源重焕生机,村民借此参与配套服务实现增收。72名沿线政协委员齐心协力,整合各方资源,成功带动新增就业岗位1000多个,助力村民增收1.5亿元,这成绩,相当亮眼!

与此同时,区政协还瞄准特色产业,助力我区苗木产业来了一场华丽转身。施凯杰、方张群等政协委员一头扎进澧浦花木城建设,引入先进管理理念和创新营销模式,使其年平均交易额突破30亿元,带动数万人就业。通过组织多场协商活动,推动政策落地、资金投入,助力产业升级。电商平台的搭建更是让花木产业成功“出圈”,2024年产值超7亿元,仅一季度线上销售额就突破3亿元。微型盆景搭上直播带货的快车,深受一线城市消费者喜爱,销量同比增长80%。

在拓宽增收渠道方面,创新推出“金田共享”政协委员认领模式,20家政协委员企业认领90亩农田,带动420余名低收入农户增收致富,曹宅镇雅里村集体年增收超60万元。数字化赋能农产品销售,劳动教育IP吸引学生参与农业实践,实现2.75万亩农田共享,众多农民实现稳定就业。源东乡东叶村借助“金田共享”的力量,闲置农田重新焕发生机,还吸引周边游客来体验农事,进一步拓宽村民增收渠道。

就业搭台厚植共富根基

就业是民生的根本,是连接百姓幸福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桥梁。过去一年,区政协大力推动“共富工坊”建设,强化党建引领作用。

政协委员刘玮打造的华丰电动“共富工坊”成功入选省级示范点,通过订单加工模式,让周边村庄闲散劳动力在家门口就能上班挣钱,每月人均增收2000多元。数字赋能效果也十分显著,曹宅镇依托平台实现村集体经济增收和农民家门口就业双赢。“e万家·共富工坊”电商销售火爆,旺季单家电商平均日销600单,销售额近4万元。区政协深入开展协商,助力出台“共富工坊”扶持政策,设立专项资金。截至2024年底,全区已建成45家“共富工坊”,吸纳806人就业,村集体增收517万元。

人才是发展的第一资源,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核心驱动力。区政协把培育农创客队伍提上重要日程,深入调研、精心谋划,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我们鼓励青年政协委员农创客充分发挥带头作用,让多元的人才和文化一起碰撞出乡村创新的能量。”区政协主席吕贤说。

政协委员钱文姬留学归国后,将智能化养殖技术引入生猪养殖产业,不仅提升养殖效率,还降低污染排放,使企业成为行业标杆;政协委员姚方锐带领团队研发立体高效种植技术,推动金针菇日装11万瓶、日产60吨,带动周边160余农户就业,每人每年创收8万元。同时,区政协建立农创客与农业界别委员联系制度,助力开展返乡入乡合作创业带头人培训12场,推荐4人入选市级典型,推广返乡入乡合作创业模式至8个行政村。

履职为民传递共富温度

过去一年,区政协始终坚守“人民政协为人民”的初心,把使命扛在肩头,积极履职,为金东百姓的美好生活全力以赴。

在民生保障的关键战场上,区政协组建专业小组,一头扎进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实事项目。在打造区域教育高地的视察中,政协委员们深入调研、集思广益,提出优化学校布局,让孩子上学更近;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让教学质量更高等建设性意见。这些建议落地后,多所学校旧貌换新颜,崭新的教学楼、先进的教学设备,还有优秀教师的悉心教导,让孩子们的未来更有希望。

区政协还关注着百姓日常生活的点滴难题。充分运用“三位一体”民生议事平台,12个镇街履职小组干劲十足,开展53场协商活动,提出339条“金点子”。成功解决了假期务工人员子女监管难题,通过联合社区、学校、志愿者开设暑期托管班,不仅辅导孩子功课,还开设绘画、音乐等兴趣课程,让孩子们假期充实,家长工作无忧;同时也提升了轻轨站点配套设施,让居民出行更便捷。

推动城乡均衡发展,也是区政协履职的重要任务。积极开展“六送下乡”活动,围绕党委、政府决策宣传与乡村振兴服务,发挥政协委员专业优势。公益法律服务团走进企业,为合同纠纷、知识产权保护等问题答疑解惑,帮企业避免经济损失。市、区政协联动,把科技、文化、卫生等服务送到乡村,让乡村发展更具活力。

通过实施“六个一”工程,区政协在产业发展上助力企业创新,在就业创业上广开岗位,在人才培育上精挑细选,在民生保障上持续发力——产业升级步伐加快,就业岗位不断增多,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民生福祉显著提升,共富成果看得见、摸得着。

展望未来,区政协将继续鼓足干劲、砥砺前行。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新征程中用心用情,让金东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红火,向着幸福生活大步迈进。

(记者 王超亚)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