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正创新再出发 提能履职担使命——2024年金东人大工作回眸 | |||||||
|
|||||||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也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一年来,金东区人大在区委坚强领导下,坚持好、完善好、运行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围绕“依法履职、创新提能”主题主线,在中国式现代化一流新区新实践中,步履铿锵开启“坚定制度自信、勇于先行示范,加快建设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高地”新篇章。 增强制度自信 勇于先行示范 在人大历史上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的过去这一年,金东隆重召开庆祝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大会暨区委人大工作会议。站在新的历史节点,区人大常委会把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贯穿人大工作各方面、各环节,不断丰富实践形式与时代内涵。 “主任接待日”活动是金东人大创设于2001年的品牌活动,历五届人大常办常新。2024年,区人大常委会加速“主任接待日”活动机制迭代优化,全新机制和一批新成效获市委主要领导批示肯定。《“主任接待日”24年实践之路》刊发浙江人大“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专栏,献礼70年人大历史一路芳华。 去年,东孝街道基层立法联系点升格为省人大常委会立法联系点(全市仅3家)。从2005年街道议政会制度的探索先驱到担当省级“立法直通车”,面向络绎不绝的省内外人大调研团,东孝人大基层单元展示着金东人大始终根植一线勇于创新探索的建设密码。 人大基层单元如何履职助力重大项目?岭下镇人大激发各级人大代表各显所能,八仙积道共富带人大代表联组的创新履职模式,在全国人大常委会组织的现场考察环节中精彩亮相收获高度评价,金东人大工作品牌再增全国影响力。 坚定制度自信,方能先行示范,勇于先行示范,更彰制度自信。过去一年,全区人大举旗铸魂讲政治,进一步强化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区委部署上来,不断提升金东人大工作的影响力、获得感,坚持好、完善好、运行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奋进姿态更加昂扬。 躬身一线实干 助力跨越发展 2024年,金东人大紧紧围绕服务中心大局这一鲜明主题,紧扣“干好一三五,实现新跨越”高站位贡献人大智慧和力量。 聚焦助推平台、项目、产业“三大突破”行动,区人大常委会分层次组织视察5次,分领域听取汇报4次,分主题接待代表群众2855人次,收集民情民意1687条,贯穿全年开展人大代表“双岗建功”、营商环境“两员”、履职“十个一”等主题活动,有力服务助推华东国际联运港、金义中央大道、金漪湖科技创新策源地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 这其中,围绕华东国际联运港杨梅塘铁路货运中心、金义铁路三四线等国际陆港枢纽城市建设有关工作,区、乡两级人大连续组织主题接待和助推活动,累计交办线索或建议63件,助力解决问题52个,各级人大代表直接参加攻坚、调解、帮促“三个一线”行动2000余人次,涌现出以代表自身率先签约带动113户同步签约、以代表所在企业率先征迁带动同行业8家企业顺利征迁等先进典型,助力征迁攻坚创造“杨梅塘”速度。 与此同时,对标区委“锚定赛道、转型强‘链’”目标要求,众多人大代表立足自身岗位行业,围绕构筑新区“3+3”产业新格局积极建功。区人大代表徐宇光推动所在公司进一步探索运用废旧沥青混凝土油石分离回收,实现向固废处理新能源制造业转型;区人大代表刘天天于所在企业试点引进10台纯电动混凝土罐车,用生态“含绿量”提升发展“含金量”…… 校准“人人躬身入局、事事实干争先”的奋进坐标,将履职华章书写在金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奋进征程上。过去一年,全区人大躬身实干助发展,让“大干快上、以干促上、实干至上”主旋律更响亮。 聚力创新提能 履职更见实效 去年初,区人大常委会确立“依法履职、创新提能”工作主线,将全年人大工作细化为深化党建工作体系、“六化两提升”监督工作体系、“四建设两提高”代表工作体系和“四主八好”镇街人大工作体系等方面。一年来,全区人大工作整体跃升、全面发展更显成效。 2024年,区人大常委会出台《金华市金东区人大常委会关于政府投资项目监督办法》《人大财经监督与审计监督贯通协同实施办法》,一系列财经监督制度的迭代完善,进一步强化全区上下预算法治意识,刚性监督有力护航我区经济增长攀高争先。 民生领域连着民心关切。截至2024年,我区连续三年实施教育工作监督,以第三方专业机构开展“三年打造教育新高地”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打开小切口的创新监督工作,提升了问题查摆和整改针对性;此外,居家养老服务绩效评价、村卫生室发展现状专题调研、联合开展金东首届婺剧文化周活动,金东人大以更实举措助推我区公共服务新提升。 为助力深化推进“千万工程”、绘就共同富裕新图景,区人大常委会锚定农业产业发展需求,开展花卉苗木产业、鹌鹑养殖业等产业发展专项调研。通过督促相关部门积极向上争取政策,我区鹌鹑屠宰检疫点成为全省唯一试点,为我区农业特色产业的健康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过去一年,区人大常委会还研究通过了《关于建立生态文明建设情况报告制度的实施方案》,实现省人大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重大制度创新改革在我区的落地;健全完善了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全过程参与机制,综合运用“一季一督查”“半年一报告”“全年一评议”监督方式,确保代表票决确定的民生实事项目全部按时保质完成;探索了人大代表“属地+专业”履职模式,大力推动代表联络站与“三官一师一员”活动深度融合,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金东实践生机勃勃、活力涌动。 (记者 陈婺)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