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组织机构 >> 政府部门 >> 区统计局 >> 统计信息 >> 统计公报
  • 信息索引号:

    11330703595751785M/2025-143663

  • 审核程序:

    单位审核公开

  • 发布机构:

    区统计局

  • 发文字号:

  • 发布日期:

    2025-04-18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2024年金义新区(金东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 2025-04-18 14:39 信息来源: 办公室 访问次数: 字体:[ ]

2024年,金义新区聚焦“港”“廊”突破,以港兴链、以廊强链,双核驱动引领城市格局与产业格局新发展之势。全区上下坚决落实好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以“三大突破”为抓手,抢抓机遇、乘势而上,扛起主战场担当,干出主力军气势,加快打造增长极、建设新中心。全年经济运行总体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社会大局保持稳定。

一、综合

地区生产总值。2024年金义新区(金东区)实现GDP总额415.59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6.3%。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4.55亿元,增长3.7%;第二产业增加值156.89亿元,增长8.0%,其中工业增加值115.84亿元,增长9.8%;第三产业增加值244.16亿元,增长5.3%。三次产业比重为3.5:37.8:58.7,第三产业比重较2023年提高3.4个百分点。


图1:2024年我区三次产业占比情况

图片1.png


图2:2024年全区第三产业增加值构成

图片2.png


财政收支。2024年,全区实现财政总收入46.7亿元,同口径比上年增长4.1%,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8.3亿元,同口径增长3.9%。从全区税收收入构成看,增值税21.2亿元,下降3.2%;企业所得税9.3亿元,下降5.0%;个人所得税3.9亿元,增长29.0%;主体税种以外的其他中小税种共实现收入7.9亿元,增长15.5%。全区财政总支出137.4亿元,比上年下降0.7%。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5.1亿元,增长1.3%。财政支出重点倾力于民生,剔除新增债券因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69.8%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其中科学技术支出、住房保障支出分别增长15.1%、37.5%,公共安全支出、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分别下降1.0%、44.2%,0.03%。

就业和再就业。2024年,全区新增城镇就业人数10745人,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2735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383人。

二、农业和农村建设

2024年,全区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5.08亿元,比上年增长3.8%。

农业。2024年,全区粮食播种面积为4.4千公顷,比上年增长4.5%,总产量为2.3万吨,增长5.2%;油料播种面积为1.2千公顷,下降1.0%,产量为0.3万吨,增长1.2%;蔬菜及食用菌播种面积为4.2千公顷,增长0.8%,产量为14.4万吨,增长1.9%;果用瓜种植面积1.2千公顷,下降1.8%,产量为3.0万吨,增长0.8%。

畜牧业。全区肉类总产量为1.6万吨,比上年增长3.3%,其中猪肉1.1万吨,下降1.6%。全年生猪出栏13.2万头,下降3.4%;家禽出栏197.1万只,增长2.6%;全年牛奶产量1.8万吨,下降13.4%。

农村建设。2024年,全区大力推进和美乡村建设,助力“千万工程”走深走实,以八仙积道共富带和仙佛诗歌共富带为载体积极推动农村农业领域平台项目产业“三大突破”,其中八仙积道共富带建设经验成功入选浙江省实施县城承载能力提升和深化“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全省工程“小切口”典型案例。仙佛诗歌共富片区在2025年1月全市农业农村工作会议暨加快乡村片区建设和农业全产业链发展座谈会作为现场参观点。成功创建市级以上未来乡村9个,其中省级2个,成功创建和美乡村108个。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2024年,全区完成工业增加值115.84亿元,比上年增长9.8%,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27.9%。全区563家规上工业企业,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467.5亿元,增长11.4%;规上工业增加值89.7亿元,增长15.4%;规上工业销售产值456.2亿元,增长9.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出口交货值133.8亿元,增长14.7%,占销售产值的比重29.3%。全区产值超亿元的企业98家。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总额27.3亿元,增长0.2%,其中利润总额15.7亿元,增长10.0%。


图3:2014-2024年全区规上工业总产值及其增速


图片3.png



工业创新。2024年,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新产品产值219.7亿元,比上年增长37.3%,新产品产值率为47.0%。制造业中,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61.0亿元,增长24.0%,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68.0%;战略新兴产业增加值10.5亿元,增长8.1%,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11.7%;装备制造业增加值41.3亿元,增长29.7%,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46.0%。

建筑业。2024年,全区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37.2亿元,比上年增长28.1%,其中省内建筑业总产值110.3亿元,增长20.4%。建筑业增加值41.13亿元,增长3.2%。房屋施工面积958.7万平方米,增长17.0%;房屋竣工面积218.8万平方米,增长18.2%。资质以上建筑企业实现利润总额0.5亿元,下降35.0%;利税总额3.2亿元,增长2.1%。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

固定资产投资。2024年,全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307.2亿元,比上年增长1.1%。按产业分,第二产业投资73.4亿元,增长32.3%;第三产业投资233.5亿元,下降5.9%。按登记注册类型分,国有投资155.6亿元,增长6.0%;非国有投资151.6亿元,下降3.5%。全区共有重点项目149项,全年计划投资365.4亿元,完成投资262.0亿元,完成率71.7%。


图4:2014-2024年全区固定资产投资额及其增速


图片4.png


房地产业。2024年,全区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13.4亿元,比上年下降11.8%。全区房地产开发房屋施工面积446.2万平方米,下降12.2%。商品房新开工面积61.0万平方米,下降57.2%。商品房销售面积73.5万平方米,增长1.1%,其中住宅销售面积71.9万平方米,增长0.4%。

五、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贸易业。2024年,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4.4亿元,比上年增长7.4%,其中限上消费品零售总额159.4亿元,增长11.2%。分行业看,限上批发业实现零售额7.6亿元,下降5.4%;限上零售业实现零售额148.0亿元,增长12.6%;限上住宿业实现零售额0.4亿元,下降15.6%;限上餐饮业实现零售额3.5亿元,下降2.5%。分商品类别看,粮油食品类、饮料类、烟酒类、日用品类,通讯器材类分别增长0.2%、9.2%、6.7%、12.5%、17.7%,而服装鞋帽类下降1.3%。


图5:2014-2024年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其增速


图片5.png


对外贸易。2024年,全区外贸进出口总额354.0亿元,比上年下降26.5%。其中出口总额164.0亿元,增长10.8%(以一般贸易方式出口164.0亿元,增长10.8%);进口190.1亿元,下降43.0%。从主要出口产品看,金属及其制品出口15.7亿元,下降21.4%;纺织原料及纺织制品出口24.7亿元,增长3.4%;车辆、航空器、船舶及有关运输设备出口7.7亿元,下降14.0%。从出口市场看,对亚洲出口35.2亿元,下降6.1%;对欧洲出口54.4亿元,增长19.6%;对北美洲出口47.3亿元,增长19.6%。

招商引资。2024年签约落地10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12个,其中50亿元以上项目1个。

六、交通和旅游

交通设施。2024年,全区境内公路总里程1167.0公里,公路密度176.3公里/百平方公里,高等级公路密度48.2公里/百平方公里。全区高速公路、普通国省道、县、乡道建设项目完成投资额14.9亿元。

旅游业。2024年,全区文旅项目计划投资31.9亿元,完成投资额40.3亿元,完成率126%。全域接待游客1639.3万人次、全域旅游综合收入156亿元,分别增长19.4%和17.2%。

七、环境保护和水利建设

环境保护。2024年,全区PM2.5浓度为30.4μg/m3,比上年下降5.3%;PM10浓度为50μg/m3,与上年持平;臭氧第90百分位浓度为152μg/m3,下降3.2%;空气质量优良率为88.1%,下降2.3个百分点。1-12月,国控东阳江金东段、武义江金东段水质均达到III类,达到年度考核要求。

水利建设。2024年,金东区东湖枢纽建设工程,完成投资7280万元,占批复投资17.4%;金东区东溪水库扩建工程,完成投资11870万元,占批复投资37.2%;继续推进金华江治理二期工程6.1公里,完成8万方清淤量,完成15座美丽山塘创建。实施农村饮用水供水保障工程,新增受益人口0.9万人。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业。2024年,全区拥有省级教育强镇(乡、街道)11个,拥有各级各类全日制学校42所,在校学生45544人。其中小学26所,在校学生33185人;初中16所,在校学生12359人。全区共有幼儿园61所,在校学生13687人,全区学龄儿童毛入园率102.8%。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巩固率100%;初中适龄少年入学率、巩固率100%;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段学校比例99.7%。

科技创新。2023年,全区全社会R&D占比3.2%,居全市第二位;2024年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速49.8%,居全市第三。研发费用合计支出19.0亿元,比上年增长15.2%,占营业收入比重4.0%,居全市第二位。新增省级研发中心4家,省级企业研究院2家,市级研发中心64家。

九、文化、体育和卫生

文化建设。2024年,全区35个“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2家城市书房,1家乡村博物馆,均已通过省级验收。中小学文化艺术类校外培训机构监督容缺审批65家,通过全国校外监管服务综合平台审核65家。

体育事业。2024年,全区向公众开放机关企事业单位体育场地设施21个,新建社区功能运动场3个、百姓健身房6个,建设环浙步道金东区域段45公里。金东籍运动员全年共收获全国比赛第3名和第5名各1个,省级比赛5金6银2铜,市十运会共夺得奖牌328枚,其中金牌125枚、银牌96枚、铜牌107枚,团体总分3332.5分,金牌总数及团体总分均位列全市第四,奖牌总数位列全市第三。

卫生健康事业。截至2024年底,全区共设医疗卫生健康机构512家,全区核定床位数1578张,其中公立医疗机构497张,民营医疗机构1081张,配备卫生专业技术人员2836人。全区医疗机构门急诊259.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4.0%,业务收入3.8亿元,增长23.6%,基层就诊率71.8%。城乡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达78.6%;65周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率69.6%;中小学生体检率123.7%。

十、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增长。2024年末全区户籍总户数15.58万户,户籍总人口35.39万人,平均每户家庭人口2.27人。全区出生人口2408人,出生率6.83‰;死亡人口2171人,死亡率6.16‰;人口自然增长率0.67‰。

居民收入。2024年,全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1706元,比

上年增长4.2%。从收入来源看,工资性收入为30271元,增长4.0%;经营净收入为11665元,增长4.3%;财产净收入为4393元,增长2.8%;转移净收入为5377元,增长6.8%。全体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8305元,增长6.0%。

分城乡看,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2232元,比上年增长3.3%;城镇常住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42856元,增长5.2%。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307元,增长6.0%;农村常住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2510元,增长7.4%。

民生保障。截至2024年底,全区拥有养老机构13家,机构床位1985张,区社会福利中心投入使用,特困人员提前实现县域“一院供养”,特困人员基本生活保障月标准从1660元调整提高至1786元,照料护理标准分档执行,年末在册特困人员190户194人,全年共下拨救助供养资金635.8万元。城乡低保标准月标准从1100元调整提高至1145元,自2024年7月起为低保家庭老年人发放基本生活补助,年末低保对象2380户3007人,全年共发放低保救助金3555.1万元。

社会保障。2024年,全区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净增人数5000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领取人员4.45万人,新增3123人,发放养老金2.9亿元;被征地农民参加基本养老保险9.8万人,新增被征地农民参加基本养老保险4293人,为710名待遇领取人员发放被征地养老金和生活费537.7万元。


注释:

(1)本公报所列各项数据为年度初步统计数据,部分数据因为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公报中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人均生产总值按户籍人口计算;

(3)本公报所列户籍人口数为公安部门统计年报数;

(4)本公报部分指标数据由相关主管部门提供。



扫一扫手机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