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次金义新区(金东区)“三大突破”专项行动工作例会召开
坚定信心直面挑战 担当实干勇挑大梁4月28日,金义新区(金东区)召开第36次“三大突破”专项行动工作例会。金华金义新区管委会主任、金东区委书记黄国钧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省委、市委部署要求,更加坚定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决心和信心,沉着冷静应对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挑战,担当实干、勇挑大梁,奋战二季度、确保“双过半”,以新区的“稳”和“进”为全省全市大局多作贡献。
李剑辉、王强等区领导参加。会议听取了全区重点项目推进、外贸“稳拓调优”和周例会交办问题“三张清单”落实等情况。
黄国钧指出,当前我区正处于蓄势突破、赶超跨越的关键阶段,既面临多重机遇叠加、政策红利释放的重大利好,也面临外部形势复杂多变、不确定性明显增多的紧迫挑战。要切实增强“放眼全省竞一流、走在全市最前列”的使命感,“勇挑大梁、多挑重担”的责任感,“等不起、慢不得、坐不住”的紧迫感,坚定信心、昂扬斗志、振奋精神,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以工作的确定性应对形势变化的不确定性。
黄国钧强调,要坚定不移把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做到极致。全力抢抓国家跨周期逆周期调节等重大机遇,加强政策研究,积极向上对接,更好发挥专业机构作用,持续做好“两重”“两新”、专项债等项目谋划储备工作,推动更多项目纳入国家和省“大盘子”,全力稳增长、提质量、优结构,加快形成更多新的经济增长点。要坚定不移把平台项目产业“三大突破”推进到极致。聚焦打造“青年友好型城市、人才向往之城”,强化顶层设计、找准关键抓手,推动以金漪湖科技创新策源地为核心的27.77平方公里发展平台加速崛起。深化“躬身入局、扁平高效、一体推进”的并联作战体系,加快落地一批代表新质生产力的标志性项目。全力抢抓零跑汽车等重大项目带动重点产业集聚发展的重要机遇,推动新能源及其上下游全产业聚链成群、做大做强,让“新能源产业”成为新区最具辨识度的“金名片”。要坚定不移把营商环境优化到极致。坚持从企业视角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推动工作,持续打造以效率为核心、以开放包容为根本的最优营商环境,以一流效率、一流作风完善涉企服务,坚决整治“中梗阻”“中不办”“中耍权”等问题,全域营造尊重企业、支持企业、关心企业、呵护企业的浓厚氛围,切实做到“不叫不到、随叫随到,说到做到、服务周到”,让“办事不求人、最多跑一次”在新区蔚然成风。要坚定不移把基层基础夯实到极致。坚持大抓基层鲜明导向,做到减负与赋能并重,全面激发基层干事创业内生动力,让想干事、会干事的干部能干事、干成事。坚持以实干实绩论英雄,旗帜鲜明鼓励干事创业、激励笃行实干,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为干事者撑腰。要坚定不移把学习能力提升到极致。坚持在干中学、学中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积极投身经济发展主战场、为民服务第一线、攻坚克难最前沿,在经风雨、壮筋骨中养成善于学习、勤于思考的习惯,不断提升破题解难的能力和水平,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牢牢掌握工作主动权。要坚定不移把“十五五”规划研究到极致。锚定“打造增长极、建设新中心”战略定位,在港廊一体、双核驱动引领城市格局之变与产业格局之变中,进一步找准赶超跨越发展的“桥和船”,谋深谋实重大平台、重点项目、支柱产业等,形成一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抓手载体,坚决以一流规划引领一流城市建设。
黄国钧强调,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上甘岭”。面对复杂严峻的新形势,要始终坚定“干部状态决定地方发展状态”,保持“拼”的精神、“闯”的劲头、“实”的作风,扭住重点、迎难而上,以长期主义者的坚定大干“难而正确”“难而重要”的事,惊涛骇浪从容渡,风雨无阻向前行,以实干实绩实效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
(记者 陈阵 吕璐)
扫一扫手机查看当前页面